老年人应用易产生中毒症状,需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是()
第1题:
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是由于
A.生物利用度低
B.体内药物清除速率不定
C.易产生不良反应
D.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第2题:
考虑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需具备下列情况,但除外
A.药物毒性大
B.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C.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D.不同治疗的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
E.开始治疗阶段
第3题:
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
A、治疗安全浓度范围较窄的药物
B、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
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
D、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物
E、非处方药
第4题:
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的原因是
A.易产生副作用
B.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大,治疗窗窄
C.生物利用度低
D.体内清除速率不定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第5题:
有些药物在临床应用时需监测其血药浓度,这是由于药物
A.有滥用倾向
B.易产生耐药性
C.临床疗效差
D.副作用大
E.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很小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关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TDM时的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
第10题:
治疗作用、毒性反应呈血药浓度依赖性
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不同治疗目的需不同血药浓度
药物过量中毒
第11题:
地西泮(安定)
对乙酰氨基酚
华法林
锂盐
铁制剂
第12题:
肾上腺素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阿司匹林
利多卡因
链霉素
第13题:
考虑进行治疗监测的药物需具备下列情况,但除外( )
A.药物毒性大
B.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C.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D.不同治疗的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
E.开始治疗阶段
第14题:
茶碱类药物需进行监测血药浓度主要是因为
A、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B、需长期应用,容易产生毒性
C、易产生不良反应
D、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第15题:
应用地高辛时需作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其主要原因是
A、用药后血药浓度水平较高,对测定方法要求低
B、监测结果易于解释
C、吸收快,作用强度大
D、经常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E、治疗安全范围窄
第16题:
需做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是
A.治疗指数高的药物
B.长期使用,病人的顺应性好的药物
C.给药后个体间血药浓度差距很小的药物
D.肾功能不良患者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
E.有效血药浓度低的药物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老年人用药时需做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是()。
第21题:
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包括()
第22题:
治疗范围窄的药物
呈饱和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需长期用药者
药物中毒诊断
药物治疗不出现预期疗效
第23题:
常以血清或血浆为检测标本
准确记录用药和采集标本的时间
出现药物中毒症状时应在出现症状之后采集标本
要掌握所监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长期应用的药物应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时采集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