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细菌在羊血平板上可发生不同的溶血现象,菌落形态和溶血特性有助于细菌种属的鉴定。α溶血可见于()
第1题:
细菌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不包括
A.α溶血
B.β溶血
C.γ溶血
D.双环
E.卡波环
第2题:
血平板上菌落的溶血现象,不包括
A.α溶血
B.β溶血
C.ζ溶血
D.γ溶血
E.双环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鲍曼不动杆菌的培养特性是( )
第6题: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18个群,其分群依据是()
第7题:
炭疽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的中等大小的菌落。
第8题:
A群链球菌
B群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第9题:
针尖大菌落
中等大菌落
血平板上α-溶血
血平板上β-溶血
血平板上γ-溶血
第10题:
在血平板上产生清晰的β-溶血环
42℃可生长
在血平板上菌落较小
产生色素
形成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第11题:
鲍曼不动杆菌的培养特性有
A.在血平板上产生清晰的β-溶血环
B.42℃可生长
C.在血平板上菌落较小
D.产生色素
E.形成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第12题:
Lancefield血清分群法的依据是
A、致病性的不同
B、产生溶血素毒素的不同
C、血平板上溶血现象的不同
D、细胞壁上多糖抗原的不同
E、菌体表面蛋白抗原的不同
第13题:
第14题:
不同细菌有各自的生长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细菌鉴定。大肠埃希菌的生长现象是()
第15题:
根据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后菌落周围溶血现象的不同,可将链球菌分为(),(),()三大类.
第16题: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18个群,其分群依据是()
第17题:
在血平板上产生清晰的β-溶血环
42℃生长
在血平板上菌落较小
产生色素
形成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第18题:
α溶血
β溶血
γ溶血
双环
卡波环
第19题:
致病性的不同
产生溶血素毒素的不同
血平板上溶血现象的不同
细胞壁上多糖抗原的不同
菌体表面蛋白抗原的不同
第20题:
血平板上溶血现象的不同
菌体表面蛋白抗原的不同
细胞壁上多糖抗原的不同
产生溶血素毒素的不同
所致疾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