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A、变异型心绞痛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C、前壁室壁瘤形成D、早期复极综合征E、心肌病

题目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

  • A、变异型心绞痛
  • 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C、前壁室壁瘤形成
  • D、早期复极综合征
  • E、心肌病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5岁。2个月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与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半夜或凌晨5时发作。

    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
    A.硝酸酯类
    B.β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抗血小板治疗

    答案:C
    解析:
    该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的发作呈定时性,常在半夜或凌晨发作,而劳累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则较少诱发,符合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可见符合冠状动脉分布的相关导联的ST段抬高,这是由于正常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此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较大;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所以首选的治疗是钙拮抗剂,抗血小板治疗也可选用,但不是首选,而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疗效不佳。

  • 第2题: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Ⅰ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半年后病人再次心绞痛发作,诊断为
    A.初发型心绞痛
    B.变异型心绞痛
    C.卧位型心绞痛
    D.劳累型心绞痛
    E.梗塞后心绞痛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Ⅰ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半年后病人再次心绞痛发作,诊断为()

    • A、梗死后心绞痛
    • B、初发型心绞痛
    • C、变异型心绞痛
    • D、劳累型心绞痛
    • E、卧位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I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半年后病人再次心绞痛发作,诊断为()

    • A、梗塞后心绞痛
    • B、初发型心绞痛
    • C、变异型心绞痛
    • D、劳力型心绞痛
    • E、卧位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I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心梗后半年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考虑Dressier综合征,首选药物为()

    • A、抗菌素
    • B、抗结核药
    • C、激素药
    • D、利尿药
    • E、洋地黄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男,39岁。1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常于午休时发作,发作与劳力无关,发作时含硝酸甘油有效。发作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发作后恢复正常。患者宜应用下列药物中的()
    A

    吗啡

    B

    阿司匹林

    C

    硝酸甘油

    D

    美托洛尔

    E

    地尔硫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此患者心绞痛多于休息时发作,与劳累无关,且发作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发作后恢复正常,符合变异型心绞痛的特点,其发作机制是冠脉痉挛所致,故首选钙拮抗药,本题中地尔硫属于钙拮抗药,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

    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

    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

    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

    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

    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患者男,37岁。1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常于凌晨睡熟中发作,发作与劳力无关,发作时含硝酸甘油有效。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发作后抬高的ST段恢复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劳力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C.心绞痛合并急性心包炎
    D.变异型心绞痛
    E.卧位型心绞痛

    答案:D
    解析:
    发作时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发作后抬高的ST段恢复正常是变异型心绞痛的特点,其发作多与冠脉的痉挛有关,故常在睡熟中发作,与劳累无关。

  • 第9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E、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患者,男性,42岁。1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面迎冷风疾走或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0.7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如果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护士在提出护理问题时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有便秘的危险
    • B、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 C、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 D、心输出量增多
    • E、疼痛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男性,42岁。1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面迎冷风疾走时或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0.7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患者入院后第2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为了判断梗死面积大小,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 A、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
    • B、血白细胞增高的程度
    • C、Q波的宽度和深度
    • D、血沉增快的程度
    • E、血清CK酶增高的程度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男性,42岁。1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面迎冷风疾走时或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0.7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估计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需要的时间是()

    • A、2~3周
    • B、4~5周
    • C、6~8周
    • D、9~10周
    • E、11周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
    A

    变异型心绞痛

    B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

    前壁室壁瘤形成

    D

    早期复极综合征

    E

    心肌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