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须监测的指标是()A、肝功能和肾功能B、血常规和血脂C、肝功能、血脂和心肌酶谱D、肝功能和血常规E、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题目

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须监测的指标是()

  • A、肝功能和肾功能
  • B、血常规和血脂
  • C、肝功能、血脂和心肌酶谱
  • D、肝功能和血常规
  • E、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须监测的指标是()A、肝功能和肾功能B、血常规和血脂C、肝功能、血脂和心肌酶谱D、肝功能和血常规E、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氟伐他汀

    C、并伐他汀

    D、西立伐他汀

    E、阿托伐他汀


    答案:B

  • 第2题:

    患者,男性,56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

    D.洛伐他汀


    答案:B

  • 第3题:

    患者女,75岁,因“乏力、肌肉酸痛2 d”来诊。入院前1周因“流涕、咳嗽”自服“阿奇霉素”7 d。无发热,无少尿、水肿。无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混合性血脂异常史(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依那普利、HCT。否认糖尿病病史。查体:T 36.6 ℃,P 80次/min,R 18次/min,BP 120/70 mmHg;心、肺未见异常;四肢肌肉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肌肉酸痛的原因首先排除A、退行性关节病变

    B、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炎

    C、感冒

    D、冠心病

    E、混合性血脂异常

    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A、CK

    B、AST和ALT

    C、肾功能

    D、血常规

    E、胸部X线片

    如患者查CK高于正常上限5倍,血Scr 100 μmol/L,最先采取的措施是A、停用阿司匹林

    B、停用阿托伐他汀

    C、停用依那普利

    D、停用HCT

    E、不予处理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B

  • 第4题:

    化学结构中含有六元内酯环的调节血脂的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氯贝丁酯
    C:洛托伐他汀
    D:阿伐他汀
    E:氟伐他汀

    答案:A,C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56岁,因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
    D.洛伐他汀
    E.氟伐他汀

    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察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的他汀类药经肝代谢的酶不同,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被肝细胞CYP3A4酶代谢。氯吡格雷是前体药,也需经过CYP3A4酶代谢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因此氯吡格雷与上述他汀药合用可竞争CYP3A4酶,导致氯吡格雷药理作用减弱。而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经过该酶代谢。故答案选BE。

  • 第6题:

    A.辛伐他汀
    B.氟伐他汀
    C.并伐他汀
    D.西立伐他汀
    E.阿托伐他汀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

    答案:B
    解析:
    氟伐他汀是第一个通过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用吲哚环代替洛伐他汀中的双环,并将内酯环打开与钠成盐后得到氟伐他汀钠。

  • 第7题:

    患者,男性,56岁,因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

    D洛伐他汀

    E氟伐他汀


    B,E
    本题考察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的他汀类药经肝代谢的酶不同,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被肝细胞CYP3A4酶代谢。氯吡格雷是前体药,也需经过CYP3A4酶代谢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因此氯吡格雷与上述他汀药合用可竞争CYP3A4酶,导致氯吡格雷药理作用减弱。而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经过该酶代谢。故答案选BE。

  • 第8题:

    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后阿司匹林可改为预防剂量,此剂量是()

    • A、25mg/d
    • B、50mg/d
    • C、50~75mg/d
    • D、50~150mg/d
    • E、150~300mg/d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一顾客关节疼痛,服用降血脂药物,下列哪些更适宜()

    • A、阿托伐他汀钙
    • B、瑞舒伐他汀钙
    • C、氟伐他汀
    • D、络伐他汀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为()
    A

    150~300mg/d

    B

    100mg/d

    C

    50mg/d

    D

    25mg/d

    E

    10mg/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
    A

    辛伐他汀

    B

    氟伐他汀

    C

    普伐他汀

    D

    西立伐他汀

    E

    阿托伐他汀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12题:

    血脂康胶囊成分中含有的天然他汀类是


    A.辛伐他汀

    B.洛伐他汀


    C.氟伐他汀

    D.普伐他汀

    E. 阿托伐他汀


    答案: B

  • 第13题: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A、氟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西立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E、辛伐他汀


    答案:A

  • 第14题: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头痛、头晕1周"就诊。患者于16年前确诊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既往冠心病病史6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年。查体:BP190/80mmHg,余无特殊。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次日查血脂:总胆固醇5.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mmol/L,甘油三酯2.7mmol/L。对于此患者,除了针对高血压、冠心病与肾功能不全予以药物治疗外,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为( )A、处理原发病,并强化生活方式改善,暂不应用调脂药物

    B、阿托伐他汀20mg,1次/d

    C、依折麦布10mg,1次/d

    D、非诺贝特200mg,1次/d

    E、烟酸缓释片500mg,1次/d

    F、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烟酸缓释片500mg,1次/d

    该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为( )A、<4.14mmol/L

    B、<3.37mmol/L

    C、<2.59mmol/L

    D、<2.07mmol/L

    E、<1.8mmol/L

    F、<1.6mmol/L

    (提示: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复查血生化,肌酸激酶较正常上限升高2倍。患者无肌肉疼痛、无力等不适。)此时正确的处理为( )A、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密切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B、将阿托伐他汀减量至10mg,1次/d,密切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C、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依折麦布

    D、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非诺贝特

    E、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中药血脂康

    F、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继续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提示:继续原治疗方案1周后复查,肌酸激酶进一步升高到正常上限3倍,患者仍无肌肉无力或疼痛等不适。)此时正确的处理为( )A、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密切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B、将阿托伐他汀减量至l0mg,1次/d,密切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C、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依折麦布

    D、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非诺贝特

    E、停用阿托伐他汀,改用中药血脂康

    F、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继续监测肌酸激酶变化

    (提示:将阿托伐他汀减量至10mg,1次/d,继续治疗2周后,复查血脂与肌酸激酶:总胆固醇5.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甘油三酯2.0mmol/L;肌酸激酶恢复到正常范围。)下一步治疗应调整为( )A、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

    B、将阿托伐他汀重新加量至20mg,1次/d

    C、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同时加用依折麦布10mg,1次/d

    D、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同时加用非诺贝特200mg,1次/d

    E、继续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同时加用烟酸缓释片500mg,1次/d

    F、将阿托伐他汀减量至5mg,1次/d或10mg,隔日1次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F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C

  • 第15题:

    具有抗炎作用的他汀类调血脂药是

    A.藻酸双酯钠

    B.苯扎贝特

    C.氟伐他汀

    D.普伐他汀

    E.阿托伐他汀钙


    参考答案:D

  • 第16题: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A.氟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西立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E.辛伐他汀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强效(使LDL-ch水平降低≥50%)的他汀类调血脂药

    A.小剂量氟伐他汀
    B.小剂量阿托伐他汀
    C.大剂量阿托伐他汀
    D.依折麦布
    E.苯扎贝特

    答案:C
    解析:
    强效他汀类药物有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该题针对“调节血脂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8题:

    A.氟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西立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E.辛伐他汀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脂药物是( )。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为()

    • A、150~300mg/d
    • B、100mg/d
    • C、50mg/d
    • D、25mg/d
    • E、10mg/d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患者男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5日,颅脑磁共振示左侧侧脑室旁脑梗死,给予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关于他汀类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 A、常规剂量下辛伐他汀是安全的
    • B、辛伐他汀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0%左右
    • C、辛伐他汀服药期间一旦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上限,应立即停药
    • D、氟伐他汀与华法林无潜在相互作用,治疗期间无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
    • E、阿托伐他汀与华法林可安全联用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中成药血脂康中主要的成分是()

    • A、辛伐他汀
    • B、阿托伐他汀
    • C、氟伐他汀
    • D、洛伐他汀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中成药血脂康中主要的成分是()
    A

    辛伐他汀

    B

    阿托伐他汀

    C

    氟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8岁,因“晨起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好转”来诊。既往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颅脑MRI检查提示急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后阿司匹林可改为预防剂量,此剂量是()
    A

    25mg/d

    B

    50mg/d

    C

    50~75mg/d

    D

    50~150mg/d

    E

    150~300mg/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