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淤点、淤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需要预防的并发症还应包括()(提示患者治疗4周后,尿液检测发现真菌。)
第1题:
患者,女,15岁。发热5天,每天体温最高40℃,最低39℃,该热型属于( )
第2题:
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瘀点、瘀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为明确诊断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提示体格检查:血压115/75mmHg,体温38℃,膝关节稍肿胀。皮肤情况:结膜苍白,鼻翼及面颊部蝶形水肿性暗红斑片,表面黏着性鳞屑,褐色色素沉着。耳郭变薄,上有暗红斑、脱屑。双手背、双小腿屈侧对称分布瘀点,部分融合成瘀斑,双足后跟、足跖可见血疱。双足趾甲周暗红斑。)()
第3题:
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瘀点、瘀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 还应采取的其他治疗措施包括(提示予泼尼松40mg/d,2周后患者病情好转,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好转。)()
第4题:
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瘀点、瘀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需要预防的并发症还应包括(提示患者治疗4周后,尿液检测发现真菌。)()
第5题:
波状热
稽留热
弛张热
不规则热
间歇热
第6题:
体温下降时
午后
清晨空腹时
寒战发热时
体温最高时
第7题:
抗组胺药
补钙
外用药
羟氯喹
补钾
补充多种维生素
保护胃黏膜
第8题:
第9题:
患者,女,45岁,近2年来反复出现多发口腔溃疡,两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双下肢皮肤结节红斑伴疼痛,1周前突发右眼视物不清,化验ESR增快,ANA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0题:
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手出现红斑、肿胀,轻度瘙痒,2周前鼻翼及面颊部出现片状红斑,表面脱屑,随后皮疹扩大,光照后加重,双小腿出现瘀点、瘀斑,双足后跟出现血疱。目前应主要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实验室检查:WBC2.32×109/L,Hb88g/L,尿PRO(+++),血沉66mm/h,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第11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可能出现的临床分期包括()
第12题: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过敏性皮炎
盘状红斑狼疮
多形红斑
湿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银屑病
第13题:
血瘀发热
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
气虚发热
气郁发热
第14题:
低热期
寒战期
高热期
大汗期
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