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钩体病病理解剖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正确答案: 钩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主要是鼠类和家畜。动物感染后,一般:呈隐性或慢性感染,钩端螺旋体在其肾脏长期繁殖,并随尿不断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钩端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而感染。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即在局部迅速繁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继而扩散至肝、肾、肺、脑及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乏力、头痛、肌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由于个体免疫状态不同及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型别、毒力和数量的不同,因此临床症状的差异很大。

  • 第2题:

    简述弓形虫病的病理解剖特征。


    正确答案: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肺间质水肿、出血,肝脏状出血或有灰白、灰黄色坏死灶,脾脏丘状出血,肾点状出血、坏死,胃肠均有点状出血,心色和胸腔积水,体表有紫斑。

  • 第3题:

    简述钩体病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首次小剂量,约40万U,以后逐渐增加,总量为160万-240万U。
    (2)对症治疗:针对各种类型进行治疗。a.黄疸出血型:止血,护肝,激素使用;b.肺出血型:镇静、强心、激素(解毒)
    (3)后发症治疗:无须使用抗生素,对眼葡萄膜炎及脑动脉炎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第4题:

    钩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为()。


    正确答案: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 第5题:

    问答题
    钩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解剖特点是()
    A

    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但组织形态变化轻微

    B

    全身小血管变性、坏死

    C

    肾脏损害明显

    D

    急性弥漫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各期钩体病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早期:起病3天内,钩体败血症阶段,主要表现有三症状,发热、疼痛乏力和三体征,眼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中期:起病3-10天,器官损伤期,钩体进入内脏器官使其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有肺出血、黄疸、肾衰竭型及脑膜脑炎等。
    恢复期:起病后数日至数月,因免疫病理反应出现后发症,有后发热、眼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遍布。

    正确答案: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肺弥漫性出血型钩体病的X线表现。

    正确答案: 早期为肺部散在点片状影,极期为肺部融合成片,内有少量含气空腔残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弓形虫病的病理解剖特征。

    正确答案: 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肺间质水肿、出血,肝脏状出血或有灰白、灰黄色坏死灶,脾脏丘状出血,肾点状出血、坏死,胃肠均有点状出血,心色和胸腔积水,体表有紫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的病理解剖改变特点。

    正确答案: ①皮肤病变:组织充血,表皮淋巴细胞浸润,生化中心出现;②神经系统病变: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轴索性脱髓鞘病变;③关节病变:滑膜绒毛肥大、纤维蛋白沉着、单核细胞浸润:④其他如心、肝、淋巴结、脾、眼均可受累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哪项不是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 A、钩体经皮肤侵入后可发生淋巴管炎
    • B、钩体病早期是钩体感染中毒症侯群
    • C、钩体病中期可有脏器损害表现
    • D、钩体病应用青霉素治疗时可见赫氏反应
    • E、钩体病恢复期可见后发症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遍布。


    正确答案: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 第14题:

    简述肺弥漫性出血型钩体病的X线表现。


    正确答案: 早期为肺部散在点片状影,极期为肺部融合成片,内有少量含气空腔残存。

  • 第15题:

    简述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正确答案: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是:①疾病早期应给予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成人剂量120~160万U/d,分3~4次肌注,疗程至少1周;②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四环素,疗程不少于1周;③脑膜炎和有变态反应性脑损害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脑梗死给予血管扩张剂治疗。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正确答案: 钩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主要是鼠类和家畜。动物感染后,一般:呈隐性或慢性感染,钩端螺旋体在其肾脏长期繁殖,并随尿不断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钩端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而感染。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即在局部迅速繁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继而扩散至肝、肾、肺、脑及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乏力、头痛、肌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由于个体免疫状态不同及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型别、毒力和数量的不同,因此临床症状的差异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正确答案: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是:①疾病早期应给予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成人剂量120~160万U/d,分3~4次肌注,疗程至少1周;②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四环素,疗程不少于1周;③脑膜炎和有变态反应性脑损害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脑梗死给予血管扩张剂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请简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正确答案: 病原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继而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各脏器的炎性、变性病变。其基本病变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被恙螨叮咬的局部皮肤先有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继成小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黑色痂皮(焦痂)。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皮疹的发生是由于真皮内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或伴有出血,内脏普遍充血、肝脾肿大,并出现心肌炎、出血性肺炎、问质性肾炎、脑膜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钩体病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首次小剂量,约40万U,以后逐渐增加,总量为160万-240万U。
    (2)对症治疗:针对各种类型进行治疗。a.黄疸出血型:止血,护肝,激素使用;b.肺出血型:镇静、强心、激素(解毒)
    (3)后发症治疗:无须使用抗生素,对眼葡萄膜炎及脑动脉炎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钩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为()。

    正确答案: 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钩体病病理解剖的特点。

    正确答案: 钩体病病理解剖的突出特点是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组织形态化轻微的不一致性。临床表现为极严重的病例,其组织病变仍相对较轻,故亦具有较易逆转恢复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