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肉眼形态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双肾表面呈细小颗粒状B、两肾对称性缩小C、切面小动脉壁增厚、变硬、口哆开D、切面肾皮质变薄E、肾表面可见多数小出血点

题目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肉眼形态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双肾表面呈细小颗粒状
  • B、两肾对称性缩小
  • C、切面小动脉壁增厚、变硬、口哆开
  • D、切面肾皮质变薄
  • E、肾表面可见多数小出血点

相似考题
更多“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肉眼形态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血压肾病可表现为
    A.大红肾 B.大白肾 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D.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答案:C
    解析: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见散在粟 粒大小的出血点,称大红肾或蚤咬肾(7版病理学P241)。②膜性肾病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 之称(7版病理学P244).。此外大白肾还见于脂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的早期、新月体性肾炎的中期。 ③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高血压肾病(7版病理学P125)。④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慢性肾小球肾 炎(7版病理学P249)。类似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见于动脉粥样硬化(7版病理学P118),不规则疤 痕肾(瘢痕肾)见于慢性肾盂肾炎(7版病理学P253 )。

  • 第2题:

    膜性肾病常表现为
    A.大红肾 B.大白肾 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D.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答案:B
    解析: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见散在粟 粒大小的出血点,称大红肾或蚤咬肾(7版病理学P241)。②膜性肾病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 之称(7版病理学P244).。此外大白肾还见于脂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的早期、新月体性肾炎的中期。 ③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高血压肾病(7版病理学P125)。④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慢性肾小球肾 炎(7版病理学P249)。类似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见于动脉粥样硬化(7版病理学P118),不规则疤 痕肾(瘢痕肾)见于慢性肾盂肾炎(7版病理学P253 )。

  • 第3题:

    慢性肾盂肾炎肉眼形态为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双肾对称性缩小、质硬称为()

    • A、萎缩肾
    • B、肾硬化
    • C、肾纤维化
    • D、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E、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E

  • 第5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的肾血管病变和肾病变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均由血管变化引起,肾脏体积均缩均小变硬,但受累血管及血管病变不同,前者主要为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化性及小血管内膜纤维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后者则主要为肾动脉主干或较大分支(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粥样硬化,受累严重者阻塞管腔.肾脏肉眼变化不同,前者两肾病变对称,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则由于梗死机化或肾缺血萎缩伴有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较大的凹陷性瘢痕,多个瘢痕形成使肾体积缩小。

  • 第6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具有以上特点的肾被称为细动脉性肾硬化或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 第7题:

    单选题
    急性肾炎()
    A

    大红肾

    B

    大白肾

    C

    继发性颗粒固缩肾

    D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E

    瘢痕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肉眼形态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双肾表面呈细小颗粒状

    B

    两肾对称性缩小

    C

    切面小动脉壁增厚、变硬、口哆开

    D

    切面肾皮质变薄

    E

    肾表面可见多数小出血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慢性肾小球肾炎()
    A

    大红肾

    B

    大白肾

    C

    继发性颗粒固缩肾

    D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E

    瘢痕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高血压肾脏改变()
    A

    大红肾

    B

    大白肾

    C

    继发性颗粒固缩肾

    D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E

    瘢痕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慢性肾盂肾炎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是()
    A

    原发性固缩肾

    B

    马鞍肾

    C

    大红肾

    D

    颗粒性固缩肾

    E

    大白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具有以上特点的肾被称为细动脉性肾硬化或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
    A.大红肾 B.大白肾 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D.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答案:A
    解析: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见散在粟 粒大小的出血点,称大红肾或蚤咬肾(7版病理学P241)。②膜性肾病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 之称(7版病理学P244).。此外大白肾还见于脂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的早期、新月体性肾炎的中期。 ③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高血压肾病(7版病理学P125)。④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慢性肾小球肾 炎(7版病理学P249)。类似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见于动脉粥样硬化(7版病理学P118),不规则疤 痕肾(瘢痕肾)见于慢性肾盂肾炎(7版病理学P253 )。

  • 第14题:

    慢性肾盂肾炎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是()

    • A、原发性固缩肾
    • B、马鞍肾
    • C、大红肾
    • D、颗粒性固缩肾
    • E、大白肾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晚期双肾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弥漫细小颗粒,切面见皮质变薄。 此种肾脏称( )

    • A、AS性固缩肾
    • B、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C、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D、萎缩性肾病
    • E、终末肾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肾动脉粥样硬化时严重情况下出现:()

    •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B、疤痕肾
    • C、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D、大瘢痕凹陷肾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

    • A、大红肾
    • B、蚤咬肾
    • 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D、大白肾
    • E、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

    •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B、瘢痕性固缩肾
    • C、大红肾
    • D、脓肿肾
    • E、大白肾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
    A

    大红肾

    B

    蚤咬肾

    C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D

    大白肾

    E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
    A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

    瘢痕性固缩肾

    C

    大红肾

    D

    脓肿肾

    E

    大白肾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合并血栓形成导致肾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局部形成瘢痕。多个瘢痕可使肾脏缩小、变硬,故称为瘢痕性固缩肾。

  • 第21题:

    单选题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晚期双肾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弥漫细小颗粒,切面见皮质变薄。 此种肾脏称( )
    A

    AS性固缩肾

    B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C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D

    萎缩性肾病

    E

    终末肾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配伍题
    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高血压肾脏改变()
    A

    大红肾

    B

    大白肾

    C

    继发性颗粒固缩肾

    D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E

    瘢痕性固缩肾


    正确答案: A,C,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慢性肾盂肾炎肉眼形态为颗粒性固缩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慢性肾盂肾炎肉眼观为不规则凹陷瘢痕,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呈颗粒性固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