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0岁,口腔黏膜反复糜烂不愈3年。检查:两颊、舌背、舌腹、腭部大面积糜烂面,糜烂边缘见残留疱壁。为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是()。
第1题:
患者,女性,45岁,口腔黏膜反复糜烂不愈2年。检查:两颊、舌背、舌腹、腭部大面积糜烂,糜烂边缘见残留疱壁,揭皮试验结果不明确。最具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手段是A、免疫荧光
B、RPR
C、细菌培养
D、TPHA
E、甲苯胺蓝染色
若在上皮层间发现阳性检查结果,则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是A、抗病毒药
B、皮质激素
C、抗生素
D、维生素
E、性激素
下列不是以上首选药物禁忌证的为A、高血压
B、糖尿病
C、孕妇
D、骨质疏松症
E、口腔溃疡
第2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口腔表现为
A.口腔黏膜苍白色,以唇、舌、龈明显
B.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
C.口腔黏膜苍白,并可出现淤点、淤斑或血肿
D.全口黏膜充血发红,浅表溃疡
E.舌背黏膜广泛发红,呈鲜牛肉色
第3题:
第4题:
患者,男性,16岁,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3天就诊。5天前因感冒口服"克感敏"(酚氨咖敏片),服用第2天时出现口腔黏膜糜烂,糜烂面积逐渐增大。检查:两颊、舌背、舌腹、口底黏膜大面积糜烂,唇红糜烂伴黑色血痂覆盖。手背、手掌、足背皮肤出现红斑,红斑上有小水疱。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5题:
位于舌背的黏膜称()
第6题:
患者,女性,45岁,口腔黏膜反复糜烂不愈2年。检查:两颊、舌背、舌腹、腭部大面积糜烂,糜烂边缘见残留疱壁,揭皮试验结果不明确。若在上皮层间发现阳性检查结果,则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是()。
第7题:
患者,女,66岁。近日发现口腔溃烂,影响进食。检查:下唇、两颊黏膜充血,局部糜烂。糜烂面覆有较厚的灰白色假膜,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光滑。擦去假膜,可见溢血。患者进食疼痛,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增高,患者体温增高。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第8题:
患者,女,40岁。因下唇反复糜烂1年就诊。检查可见下唇轻度肿胀,唇红部可见上皮萎缩的鲜红区域和不规则的糜烂面,表面有薄的痂皮;还可见白色的斑点条纹;舌背可见淡白色斑块;两颊白色条纹,周围黏膜充血红润。此人下唇损害应和什么疾病鉴别()
第9题: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天疱疮
类天疱疮
扁平苔藓
多形红斑
第10题:
免疫荧光
RPR
细菌培养
TPHA
甲苯胺蓝染色
第11题:
味觉检查
泪液检查
醋酸白试验
揭皮试验
针刺反应
第12题:
皮肤出现松弛大疱
可反复发作
皮肤靶形红斑
多腔孔受累
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
第13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口腔表现为
A.口腔黏膜苍白色,以唇、舌、龈明显
B.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
C.口腔黏膜苍白,并可出现淤点、淤斑或血肿
D.全口黏膜充血发红,浅表溃疡
E.舌背黏膜广泛发红,呈鲜牛肉色
第14题:
淋病的口腔表现为
A.口腔黏膜苍白色,以唇、舌、龈明显
B.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
C.口腔黏膜苍白,并可出现淤点、淤斑或血肿
D.全口黏膜充血发红,浅表溃疡
E.舌背黏膜广泛发红,呈鲜牛肉色
第15题:
患者,女性,31岁,口腔黏膜疼痛3个月就诊。检查:两颊黏膜、舌腹黏膜广泛乳头状增生,表面糜烂渗血。头颈部皮肤有类似损害。右颊黏膜活组织检查提示:可见上皮内疱。治疗措施是()。
第16题:
患者,女,66岁。近日发现口腔溃烂,影响进食。检查见下唇、两颊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烂,糜烂面上覆有一层灰白色假膜,假膜较厚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光滑。擦去假膜,可见溢血的糜烂面。患者进食疼痛。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增高,患者体温增高。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第17题:
患者,女性,31岁,口腔黏膜疼痛3个月就诊。检查:两颊黏膜、舌腹黏膜广泛乳头状增生,表面糜烂渗血。头颈部皮肤有类似损害。右颊黏膜活组织检查提示:可见上皮内疱。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8题:
患者,女性,45岁,口腔黏膜反复糜烂不愈2年。检查:两颊、舌背、舌腹、腭部大面积糜烂,糜烂边缘见残留疱壁,揭皮试验结果不明确。下列不是以上首选药物禁忌证的为()
第19题:
患者,女,40岁。因下唇反复糜烂1年就诊。检查可见下唇轻度肿胀,唇红部可见上皮萎缩的鲜红区域和不规则的糜烂面,表面有薄的痂皮;还可见白色的斑点条纹;舌背可见淡白色斑块;两颊白色条纹,周围黏膜充血红润。此病人的舌背损害应和什么疾病鉴别()
第20题:
扁平苔藓
白斑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白色念珠菌病
间质性舌炎
第21题:
乳头状瘤
黑棘皮病
增殖性天疱疮
白色海绵状斑痣
梅毒
第22题:
抗病毒药
皮质激素
抗生素
维生素
性激素
第23题:
去除过敏原,抗过敏治疗
抗病毒治疗
免疫增强剂
支持疗法
抗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