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该患者上颌进行了LeFortⅠ型截骨,关于LeFortⅠ型截骨的血供,以下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患者,女,21岁,因面容不佳,开唇露齿要求治疗。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案,入院前约2年已行相关的正畸治疗,已经将牙列排齐,现要求手术矫正。检查:患者口唇未能完全闭合,开唇露齿。∠SNA86.6°,∠SNB84.2°。后牙咬合正常,前牙有较好的覆覆盖,中线正常。诊断首先考虑()
第5题:
患者,女,2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在以下有关诊断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
第6题:
患者,女,15岁,颏部发育差,唇前突闭合不全,面下1/3高度偏大,覆盖9mm,磨牙完全远中关系,上前牙前突,前牙开,ANB6°,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本患者可能的错拾类型是()
第7题:
骨段之间间隙可植入碎骨块,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术中万一损伤了牙根,为防止牙髓感染及坏死,应予以拔除
为减少二次损伤,对于阻生第三磨牙,一般在正颌手术时同时拔除
口内进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中最易损伤下牙槽血管导致出血,此时为了防止大出血,必需结扎神经血管束
SSRO术中有可能需要暴露颏神经,大部分颏孔的开口方向是前上
颏神经损伤后同侧下唇,下前牙区唇侧牙龈,下前牙区牙髓感觉消失
第8题:
上、下颌前部截骨术
LeFortⅠ型分段截骨术
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
颏成形术
牵引成骨术
髁突摘除术
第9题:
左鼻唇沟变深,露齿口角偏向右侧
左鼻唇沟变深,露齿口角偏向左侧
左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偏向右侧
左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偏向左侧
左鼻唇沟变深,露齿口角无偏斜
第10题:
第11题:
口底软组织
下唇动脉
下牙槽动静脉
颊动静脉
面动脉
第12题:
骨段离断不完全,骨段未能前移到位
骨段接触面过小或无接触,导致骨不连接
骨间间隙过大或植骨块固定不当
骨间固定不可靠
软组织的牵拉作用
术后未及时行颌间牵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患者,女,21岁,因面容不佳,开唇露齿要求治疗。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案,入院前约2年已行相关的正畸治疗,已经将牙列排齐,现要求手术矫正。检查:患者口唇未能完全闭合,开唇露齿。∠SNA86.6°,∠SNB84.2°。后牙咬合正常,前牙有较好的覆覆盖,中线正常。上颌手术如为腭侧进路,应注意保护的供血血管蒂为()
第16题:
患者,女,25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该患者手术后已达到预期颌位,但仍需进行术后正畸,术后正畸的作用为()
第17题:
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是形成错畸形的局部因素在第一恒磨牙萌出之前,多数乳磨牙缺失,迫使患儿采用前牙咀嚼时,会出现()。
第18题: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双颌前突
偏颌畸形
双颌后缩
第19题:
口呼吸
夜磨牙
舔唇习惯
吐舌习惯
口腔卫生不良
第20题:
牙弓狭窄
上颌前突
开唇露齿
后牙反
手指上有胼胝
第21题:
下颌逐渐后移
日久形成假性远中错
上前切牙前突
开唇露齿
日久形成真性下颌前突
第22题:
三维CT成像对骨形态的显示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正颌外科诊断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下颌发育过度,即下颌前突患者的SNB角、下颌深度角一般均超过80°与88°
正常个体的唇齿关系是:当上唇处在自然松弛状态下,上中切牙切嵴应在上唇下缘上2mm
上颌深度角是指:由NA连线与眼耳平面构成的交角
施行单颌手术仅需一块板,而施行双颌手术则需制作两块板
对一位正颌外科医师而言,对于颌面畸形导致心理异常的患者,正颌手术是首选的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第23题:
上颌过突
直面型
上唇过厚
开唇露齿
唇短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