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A、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B、明知他人犯盗窃罪,帮助其将盗窃所得赃物转移、销售C、教唆并帮助未满15周岁的人绑架人质D、明知他人即将实施抢劫而不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题目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 A、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
  • B、明知他人犯盗窃罪,帮助其将盗窃所得赃物转移、销售
  • C、教唆并帮助未满15周岁的人绑架人质
  • D、明知他人即将实施抢劫而不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A、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B、明知他人犯盗窃罪,帮助其将盗窃所得赃物转移、销售C、教唆并帮助未满15周岁的人绑架人质D、明知他人即将实施抢劫而不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有:( )
    A.看守所管教民警甲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帮助其减轻刑事处罚的
    B.铁路公安民警乙以向扒窃人员收受钱财为目的,明知多名扒窃人员在其警务区内进行盗窃活动,而采取放任不管、不查处、隐匿报案材料等手段,致使扒窃人员免受法律追究的
    C.公安局缉毒大队副队长丙帮助涉嫌贩卖毒品罪的李某提供虚假传染病鉴定,帮助其取保候审的
    D.对涉嫌盗窃罪和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办案人员丁在接受其家属的吃请之后,只提供盗窃罪的材料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


    答案:A,B,C,D
    解析:
    参见《刑法》第399条之规定。

  • 第2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乙犯有盗窃罪,而为其伪造、毁灭相关犯罪证据。甲、乙构成共同犯罪,但甲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乙构成盗窃罪
    B:甲明知乙组织他人卖淫,仍为其招募、运送人员。甲、乙构成共同犯罪,但甲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乙构成组织卖淫罪,对甲不能按照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论处
    C:甲明知乙以暴力方法强迫他人劳动,仍为其招募、运送人员。甲、乙构成强迫劳动罪的共犯,对甲应当以《刑法》第244条第1款规定的强迫劳动罪的帮助犯论处
    D:甲以贿买的方式指示证人乙作伪证,乙因此而作伪证。甲、乙构成伪证罪的共犯,甲属于教唆犯,乙属于实行犯

    答案:B
    解析:
    【考点】共同犯罪。详解:选项A:甲并没有与乙共同盗窃,其仅有帮助乙伪造、毁灭相关犯罪证据的行为。因此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甲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乙构成盗窃罪。故,选项A错误。选项B:刑法将协助组织卖淫行为从组织卖淫罪中独立出来,因此乙构成组织卖淫罪、甲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不能认为甲是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甲是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实行犯。但是,二罪原本具有的共犯关系仍然存在。故,选项B正确。选项C:明知他人以暴力方法强迫他人劳动,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仍然认定为强迫劳动罪。由于刑法将这种行为明文规定为实行行为(《刑法》第244条),因此这属于帮助犯的正犯化。但是,这种协助行为成立本罪的前提是被害人确实被强迫劳动了。选项D:在客观上,甲、乙确实是伪证罪的共犯。但是由于刑法将这种以贿买的方式指示证人作伪证的行为单独规定为妨害作证罪,因此,甲成立妨害作证罪,乙成立伪证罪。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

    明知他人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经费、场地、技术、工具、食宿、接送等便利条件或者帮助的,以()论处。

    • A、窝藏罪
    • B、教唆犯罪
    • C、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下列行为,构成窝藏罪的有()。

    • A、某甲明知其亲戚王某盗得大量文物,而提供自家地窖藏匿赃物
    • B、某乙与抢劫犯通谋,商定待抢劫得手后,为抢劫犯提供偷渡外逃的机会
    • C、某丙在公安抓捕逃犯时,故意向公安机关指了一条与逃犯逃跑方向相反的路径
    • D、某丁明知徐某为抢劫犯,而提供金钱供其逃窜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包庇罪的有哪些?()

    •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
    • B、司法工作人,员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使其免受处罚
    • C、明知是实施盗窃犯罪的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的
    • D、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下列行为,构成窝藏罪的有()。

    • A、某甲明知其亲戚王某盗得大量文物,而提供自家地窖藏匿王某盗窃来的文物
    • B、某乙与抢劫犯通谋,商定待抢劫得手后,为抢劫犯提供偷渡外逃的机会
    • C、某丙在公安抓捕逃犯时,故意向公安机关指了一条与逃犯逃跑方向相反的路径
    • D、某丁明知徐某为抢劫犯,而提供金钱供其逃窜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包庇罪的有哪些?()。

    •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
    • B、司法工作人员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使其免受处罚
    • C、明知是实施盗窃犯罪的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的
    • D、旅游业、餐饮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下列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是()。

    • A、李某明知是走私犯罪所得,协助其将财产转换为金融票据
    • B、陈某协助盗窃分子将其犯罪所得的财产加以藏匿
    • C、张某协助刘某将贪污贿赂犯罪所得的资金汇往境外
    • D、尤某明知是金融诈骗犯罪所得,为其提供资金账户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下列行为,构成窝藏罪的是()。

    • A、甲明知其亲戚王某盗得大量文物,而提供自家地窖藏匿王某盗窃来的文物
    • B、乙与抢劫犯通谋,商定待抢劫得手后,为抢劫犯提供偷渡外逃的机会
    • C、丙在公安机关抓捕逃犯时,故意向公安机关指了一条与逃犯逃跑方向相反的路径
    • D、丁明知徐某为抢劫犯,而提供金钱供其逃窜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

    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

    B

    明知他人犯盗窃罪,帮助其将盗窃所得赃物转移、销售

    C

    教唆并帮助未满15周岁的人绑架人质

    D

    明知他人即将实施抢劫而不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  )[2011年真题]
    A

    甲用受贿所得1000万元购买了一处别墅

    B

    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

    C

    丙与抢劫犯事前通谋后代为销售抢劫财物

    D

    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
    AC两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行为主体不包括本犯,因为刑法对本犯这样的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将其归结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这里的本犯不仅包括获取赃物的原犯罪的实行犯,还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等共犯。甲是受贿罪的实行犯,丙是抢劫罪的帮助犯,均为本犯,因此二人均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D两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对象是犯罪所得,即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财物。犯罪工具不属于犯罪所得。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属于对犯罪工具的改造,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第5项规定,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所得的机动车而为其提供机动车来历凭证的,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2013年真题]
    A

    与走私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

    B

    明知他人犯盗窃罪,帮助其将盗窃所得赃物转移、销售

    C

    教唆并帮助未满15周岁的人绑架人质

    D

    明知他人即将实施抢劫而不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②共同的犯罪行为。③共同的犯罪故意。C项,未满15周岁的人对绑架罪不承担责任,因此不构成共同犯罪。B项,在他人盗窃罪实施完成后的帮助,没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并不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而是单独构成销售赃物类犯罪。D项,单纯的是知情不举,也没有参与到抢劫行为中,并不构成共同犯罪。A项中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 第13题:

    关于共同犯罪,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帮助他人组织卖淫的行为属于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按照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处理。
    B.甲乙二人共谋入室盗窃,甲负责在外防风,乙入室后却实施了抢劫行为,甲对抢劫行为不承担责任,但仍与乙构成共犯。
    C.教唆他人犯罪者由于没有实施实行行为,所以不可能构成主犯。
    D.胁从犯由于是被迫参加犯罪,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B
    解析:
    命题人认为共同犯罪应当采用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了行为,而不是共同实施特定的犯罪,只要行为具有共同性就可以成立共犯,也不要求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只要就行为具有意思联络就可以,行为人的责任能力也不影响共犯的成立。 A:分则中如果将某种行为的帮助或教唆行为直接认定为犯罪的,应当直接按照分则规定的罪名处理即可,即按照协助组织卖淫罪处罚,而不是认定为组织卖淫罪的帮助犯。 B:按照行为共同说,甲的放风行为属于盗窃行为的一部分,属于甲和乙共同的盗窃行为(共谋的行为),而乙入室后所实施的抢劫行为属于乙单独实施的行为,与甲无关(临时起意)。由于2人具有共同的行为(盗窃),因此2人可以构成共犯,但分别构成盗窃罪和抢劫罪。 C:我国关于教唆犯的处罚有明确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以,即使教唆犯没有实施实行行为,但如果他在整个共同犯罪当中起主要作用的,依然可以成立主犯。 D:胁从犯属于我国共犯分类当中的一种,与其他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刑法明确规定其需要负刑事责任,因此也说明其本身是构成犯罪的,因此也是具有犯罪故意的,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第14题:

    侯某(15周岁)教唆赵某(17周岁)实施盗窃,价值5000元;又教唆张某(17周岁)实施绑架犯罪,同时还帮助卢某实施了抢劫犯罪。侯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绑架罪、抢劫罪
    B.盗窃罪、绑架罪
    C.绑架罪、抢劫罪
    D.抢劫罪


    答案: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绑架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也是16周岁,而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所以侯某只能构成抢劫罪。故选D项。

  • 第15题:

    下列行为构成窝赃、销赃罪的是()。

    • A、明知是赃物而帮助转移
    • B、明知是赃物而收购
    • C、明知是赃物而帮助寻找买主
    • D、明知是赃物而买回自用,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哪些?()

    •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帐户
    • B、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
    • C、明知是实施盗窃犯罪的犯罪分子而提供隐藏处所的
    • D、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对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的,视为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依照《刑法》关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规定处罚。

    • A、拆解
    • B、改装
    • C、典当
    • D、拼
    • E、倒卖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下列()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协助其将财产转换为金融票据
    • B、协助盗窃分子将其犯罪所得的财产加以藏匿
    • C、协助将贪污贿赂犯罪所得的资金汇往境外
    • D、明知是金融诈骗犯罪所得,为其提供资金账户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下列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的是()。

    • A、甲用受贿所得1000万元购买了一处别墅
    • B、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
    • C、丙与抢劫犯事前通谋后代为销售抢劫财物
    • D、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是()

    • A、甲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 B、乙明知他人有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 C、丙明知他人有故意杀人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 D、丁明知他人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明知是盗窃、抢劫所得机动车而予以()或者代为销售的,依照《刑法》关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规定处罚。

    • A、窝藏
    • B、转移
    • C、收购
    • D、使用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窝赃、销赃罪的是()。
    A

    明知是赃物而帮助转移

    B

    明知是赃物而收购

    C

    明知是赃物而帮助寻找买主

    D

    明知是赃物而买回自用,情节严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明知他人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经费、场地、技术、工具、食宿、接送等便利条件或者帮助的,以()论处。
    A

    窝藏罪

    B

    教唆犯罪

    C

    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