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第1题:
家具史学界认为中国最古老最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一件家具是()。
第2题:
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3题: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即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
第4题: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梁启超写的()为标志的。
第5题:
司马迁被誉为()
第6题: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中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第7题: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第8题:
谭嗣同
康有为
梁启超
黄宗羲
第9题:
意外
特别
怪异
奇妙
第10题:
第11题: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第12题:
文字
天文学
哲学
史学
第13题:
中国史学萌芽于()。
第14题: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第15题:
在“有最畏出奇,惟求稳当”中,“奇”之义为()
第16题:
梁启超先生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最发达。”
第17题: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第18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第19题: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只不过
思
希望
发语词,无义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