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徽桐城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派”的典范人物是()()。
第1题:
桐城派是清代文学流派之一,以安徽桐城人()、刘大櫆、()相继为领袖,在清代中叶有较大影响。
第2题:
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与友好相勉,文章平实谨严,以“雅洁”著称,为桐城派初祖的是谁?
第3题:
关于“桐城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第4题:
关于桐城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以安徽桐城人()、刘大木魁、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是清中期最大的散文流派。在艺术上,选材精当,行文畅达,结构谨严,雅而不奥,质而不俚,清通自然。这些都体现了桐城派散文是中国古典散文的总结的结果。
第6题: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
第7题:
桐城派文家中,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的是姚鼐。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桐城派散文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
桐城派散文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
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不像黄宗羲等人那样强调社会意义,而是更注意其自身的文学渊源。
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
第13题:
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的文章理论的是桐城派的姚鼐。
第14题: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第15题: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
第16题: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第17题:
以下有关“桐城派”的叙述,正确的有()
第18题:
简述道咸时期桐城派的特点及地位。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中期“桐城派”的古文把清代散文推向一个高潮。
刘大櫆主张“义法”说。
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一体。
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的“阳湖派”是“桐城派”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