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燕乐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梨园子弟的演出都属于()。
第1题:
下列哪一乐部隋代“七部乐”中所没有的()。
第2题:
隋代“七部乐”中代表汉族民间歌舞的乐部是()。
第3题:
坐部伎和立部伎
第4题:
隋初置七部乐,即国伎(后改称“西凉伎”)、清商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后改称“礼毕”)。炀帝时增设疏勒、康国两部,为九部乐。
第5题:
隋唐九、十部乐和坐、立部伎(隋唐宫廷燕乐)都属于民间俗乐。常用乐调包括七宫四调,即所谓“燕乐二十八调”,亦称“()”。每宫包含宫、商、羽、角(属于新音阶,相当于古音阶徵音为宫的角调,亦称“徵角”)四种调式。
第6题:
第7题:
文康伎
康国伎
安国伎
西凉伎
第8题:
第9题:
西凉伎
龟兹伎
高丽伎
清商伎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坐部伎和立部伎。
第14题:
隋代“七部乐”中被推崇为西域歌舞优秀代表的乐部是()。
第15题: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什么?
第16题:
“坐部伎”、“立部伎”
第17题:
坐、立部伎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清商伎
龟兹伎
国伎
天竺伎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西凉伎
龟兹伎
高丽伎
清商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