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9岁,汉族,已婚,本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我上中学时曾得过肺结核,因此平时对身体健康比较注意。在农村插队时学会了吸烟。每天约七八支,没觉得影响健康。由于自己在组织部门工作,经常需要准备材料,白天工作忙,需要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因此经常加班。有时是思考的原因,有时确实是犯困,就多吸几支烟,近几年吸烟量比以前明显增加,每天一盒左右。前年同单位的一位处长,比我还年轻几岁,因肺癌去世了,我记得他吸烟,他真是吸烟才得的肺癌?这事对我很有震撼,便下决心戒烟。我自己是

题目

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9岁,汉族,已婚,本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我上中学时曾得过肺结核,因此平时对身体健康比较注意。在农村插队时学会了吸烟。每天约七八支,没觉得影响健康。由于自己在组织部门工作,经常需要准备材料,白天工作忙,需要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因此经常加班。有时是思考的原因,有时确实是犯困,就多吸几支烟,近几年吸烟量比以前明显增加,每天一盒左右。前年同单位的一位处长,比我还年轻几岁,因肺癌去世了,我记得他吸烟,他真是吸烟才得的肺癌?这事对我很有震撼,便下决心戒烟。我自己是个意志力很坚强的人。虽然经历了痛苦,但总算戒了烟,现在几个月也不吸一支。大约在今年春节后,我感冒了到医院拍胸片,医生说肺部有阴影,可能是感染,经过治疗阴影消失了。但我总觉得憋气、胸闷,出不来气。觉得肺部还是有问题。为此又到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但都说没有明显的问题。我确实很不舒服啊,我想也许是医生水平比较低,检查不出我的病来,为此我也找了不同医院的专家。但烦人的是还是没有检查出病来。我今年还不到五十岁,退休前肯定能解决正司局级职务问题,弄好了可能有更好的前景。但肺里有病,谁也检查不出来,身体垮了怎么行?我本来工作就忙,还要经常到医院去,把医院里能做的检查差不多都做过了,就是检查不出问题来,我都快烦死了,我可怎么办?现在七八个月过去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领导、妻子、朋友都很关心我,有朋友说我惜命,小心眼,但肺部有毛病就是检查不出来恐怕不是小心眼吧,谁的肺有毛病谁自己知道。现在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一块心病,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写一份材料,要花好几倍的时间,还经常出错,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现在一天到晚总想着这件事,白天经常不 舒服,咳嗽。胸闷,出不来气,血压也高,晚上睡不着,每晚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还经常作噩梦。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了10多斤。我自己非常着急,心情很不好,很烦,没有心思干其他的事,怎么也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请您一定要帮助我。 三、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父亲为军队高级干部,母亲为公务员,家教非常严格,从小就要求他做一个懂事守纪律的好孩子,求助者要求自己很严格,从小学习就很好,一直是班干部,高考进入某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国家机关工作,工作努力、勤奋。做出很大成绩,现为某部副司长。平常身体健康,30余年吸烟史,现戒烟2年。 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最终改变了认知,实现了咨询目标。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10分)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20分)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何鉴别诊断?(5分) 四、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10分) 五、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了认知,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包括什么?(15分) 六、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15分) 七、本案例中亦可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 八、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0分)


相似考题
更多“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9岁,汉族,已婚,本科毕业,机关公”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7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银行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曾任某银行部门经理,非常要强,工作积极努力。一个多月前参与银行高级岗位竞聘,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成为一名普通员工。求助者认为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想辞职,但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一时难下决心。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不安。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最近经常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人际关系一般,平常身体健康。

    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单选
    A:一般心理问题
    B:抑郁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答案: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情绪障碍的掌握情况。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主要有情绪高涨(躁狂)、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和恐怖(害怕)。恐惧是指与处境不相称的异常害怕,感到痛苦,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回避害怕处境,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焦虑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担心和害怕,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出汗,有运动性不安(走来走去,坐立不安)。抑郁指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高级岗位竞聘失败,并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而“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因而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是:烦躁(“烦躁不安”)、抑郁(“情绪低落”)、内心冲突(面临趋避冲突:一方面因工作竞选失败而想辞职,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而无法下决心)。选项B的竞争失败是诱发事件而不是情绪症状。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冲突类型的掌握情况。1931年,心理学家勒温(Lewin)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Miller,1944)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女口下四类:(1)双趋冲突;(2)趋避冲突;(3)双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面临的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冲突,一方面求助者因工作竞选失败而想辞职,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而无法下决心。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病因识别的掌握情况。在探寻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可以从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竞选失败而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因素有:(1)存在认知偏差(认为银行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2)个性好强;(3)内心存在冲突(趋避冲突)。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的掌握情况。在寻找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原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3)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问题发生的关系。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关系一般;(2)高级岗位竞聘失败;(3)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选项A的内心冲突属于心理学因素。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社会功能概念的掌握情况。社会功能是诊断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社会功能受损主要是指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和效率下降或缺失。结合本案例,求助者因面临趋避冲突而引发烦躁和抑郁情绪。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为“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属于部分受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验技能中社会支持概念的掌握情况。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除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外,社会支持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社会支持良好的个人,在遇到压力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时,往往能很好化解。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社会支持是存在的,但是支持不良(“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资料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已经获得的资料有:(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女性,37岁,已婚);(2)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烦躁和抑郁);(3)求助者的人格特征(个性好强、做事认真);(4)病程持续时间(一个多月)。为了进一步判断求助者竞选失败的原因,还需要重点收集求助者在公司中的日常行为模式。选项B的求助者与丈夫的关系和选项D的求助者与领导的关系与求助者当前的心理问题无关。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求助者因竞选失利而面临趋避冲突,出现烦躁和抑郁的情绪症状,时间为近期发生(一个多月前),心理问题内容尚未泛化,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由于该求助者有主动求治愿望,自知力正常,故亦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此外,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因素引发的心理冲突,其冲突类型属于趋避冲突,故亦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概念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高级岗位竞聘失败,并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内心出现趋避冲突(为是否辞去银行职位而难下决心),从而出现“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症状,并导致社会功能部分受损。故针对该求助者的近期恰当的咨询目标为:(1)改善负性情绪;(2)解决心理冲突;(3)改善社会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选项D的改变人格特征属于远期目标的范畴,而选项C改善工作条件则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而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它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在本案例中,面对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咨询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求助者,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并尝试与求助者共情,感同身受地理解求助者,面对求助者的负性情绪时,不能是同情、怜悯,而是鼓励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摆脱情绪困扰。当然咨询师更不能漠视求助者的情绪困扰。

  • 第2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7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银行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任某银行部门经理,非常要强,工作积极努力。一个多月前参与银行高级岗位竟聘,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成为一名普通员工。求助者认为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想辞职,但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一时难下决心。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不安。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最近经常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人际关系一般,平常身体健康。

    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选

    A. 一般心理问题
    B. 抑郁症
    C. 严重心理问题
    D.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下诊断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问题引发的,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在两个月以下,有情绪症状,但没有出现泛化,为一般心理问题。

  • 第3题: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


    (A) 一般婚姻状况 (B)曰常活动场所

    (C)社会交往状况 (D)家庭教养方式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了解该求助者的资料包括()。多选

    A. 婚姻史
    B. 心脏检查结果
    C. 成长史
    D. 冠心病的体验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
    题干特别强调了初诊接待,所以,按照初诊接待的知识点来做题。初诊接待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婚姻家庭);②个人成长史(成长史);③目前症状(身体状况,心脏病检查结果);④既往史。对冠心病的体验也是要关注的,但是不属于初诊接待的内容。

  • 第5题: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 A、一般婚姻状况
    • B、日常活动场所
    • C、社会交往状况
    • D、家庭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

    • A、精神状态
    • B、生活状况
    • C、身体状态
    • D、测验结果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汉族一般都有()的习惯。


    正确答案:饮茶、饮酒

  • 第8题:

    一般将汉族民歌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汉族民歌可以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劳动号子有: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有:
    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神歌);
    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
    (2)地方性小调;
    (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 第9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
    A

    身体状态

    B

    娱乐活动

    C

    自我描述

    D

    工作记录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
    A

    精神状态

    B

    生活状况

    C

    身体状态

    D

    测验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属于社会状况评估?(  )
    A

    经济状况差,家庭关系良好

    B

    已婚,无过敏史

    C

    姓名:王某;性别:男性;年龄:41岁

    D

    患者入院前性格内向

    E

    民族:汉族;职业:工人


    正确答案: E
    解析:
    A项,属于社会状况评估;BCE三项,属于一般资料;D项,属于心理状况评估。

  • 第12题:

    单选题
    来访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围绕的几个方面中不包括()
    A

    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

    B

    求助者的来访原因

    C

    求助者的现主要症状

    D

    求助者好朋友的体检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7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银行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曾任某银行部门经理,非常要强,工作积极努力。一个多月前参与银行高级岗位竞聘,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成为一名普通员工。求助者认为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想辞职,但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一时难下决心。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不安。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最近经常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人际关系一般,平常身体健康。

    还需重点收集该求助者的资料是()。单选
    A:人格特征
    B:与丈夫的关系
    C:行为模式
    D:与领导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情绪障碍的掌握情况。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主要有情绪高涨(躁狂)、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和恐怖(害怕)。恐惧是指与处境不相称的异常害怕,感到痛苦,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回避害怕处境,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焦虑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担心和害怕,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出汗,有运动性不安(走来走去,坐立不安)。抑郁指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高级岗位竞聘失败,并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而“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因而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是:烦躁(“烦躁不安”)、抑郁(“情绪低落”)、内心冲突(面临趋避冲突:一方面因工作竞选失败而想辞职,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而无法下决心)。选项B的竞争失败是诱发事件而不是情绪症状。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冲突类型的掌握情况。1931年,心理学家勒温(Lewin)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Miller,1944)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女口下四类:(1)双趋冲突;(2)趋避冲突;(3)双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面临的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冲突,一方面求助者因工作竞选失败而想辞职,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而无法下决心。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病因识别的掌握情况。在探寻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可以从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因竞选失败而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因素有:(1)存在认知偏差(认为银行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2)个性好强;(3)内心存在冲突(趋避冲突)。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的掌握情况。在寻找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原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2)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3)确定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问题发生的关系。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关系一般;(2)高级岗位竞聘失败;(3)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选项A的内心冲突属于心理学因素。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社会功能概念的掌握情况。社会功能是诊断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社会功能受损主要是指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和效率下降或缺失。结合本案例,求助者因面临趋避冲突而引发烦躁和抑郁情绪。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为“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属于部分受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测验技能中社会支持概念的掌握情况。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除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外,社会支持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社会支持良好的个人,在遇到压力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时,往往能很好化解。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社会支持是存在的,但是支持不良(“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资料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已经获得的资料有:(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女性,37岁,已婚);(2)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烦躁和抑郁);(3)求助者的人格特征(个性好强、做事认真);(4)病程持续时间(一个多月)。为了进一步判断求助者竞选失败的原因,还需要重点收集求助者在公司中的日常行为模式。选项B的求助者与丈夫的关系和选项D的求助者与领导的关系与求助者当前的心理问题无关。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求助者因竞选失利而面临趋避冲突,出现烦躁和抑郁的情绪症状,时间为近期发生(一个多月前),心理问题内容尚未泛化,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由于该求助者有主动求治愿望,自知力正常,故亦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此外,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因素引发的心理冲突,其冲突类型属于趋避冲突,故亦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有效咨询目标概念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在确立咨询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将近期咨询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在本案例中,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高级岗位竞聘失败,并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内心出现趋避冲突(为是否辞去银行职位而难下决心),从而出现“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症状,并导致社会功能部分受损。故针对该求助者的近期恰当的咨询目标为:(1)改善负性情绪;(2)解决心理冲突;(3)改善社会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选项D的改变人格特征属于远期目标的范畴,而选项C改善工作条件则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而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它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在本案例中,面对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咨询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求助者,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并尝试与求助者共情,感同身受地理解求助者,面对求助者的负性情绪时,不能是同情、怜悯,而是鼓励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摆脱情绪困扰。当然咨询师更不能漠视求助者的情绪困扰。

  • 第14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7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银行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任某银行部门经理,非常要强,工作积极努力。一个多月前参与银行高级岗位竟聘,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成为一名普通员工。求助者认为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想辞职,但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一时难下决心。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不安。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最近经常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人际关系一般,平常身体健康。

    还需重点收集该求助者的资料是( )。单选

    A. 人格特征
    B. 与丈夫的关系
    C. 行为模式
    D. 与领导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这是人格特征。认为领导偏心,丈夫劝说也无效,人际关系一般,排除B\D选项。所以,求助者的行为模式还是需要重点收集的资料。

  • 第15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多选

    A. 老年男性
    B. 患冠心病
    C. 认知偏差
    D. 胸闷心慌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老年男性是生物性原因。“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B错误,没病觉得自己有病是认知偏差。胸闷心慌是心理问题的结果。

  • 第16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多选

    A. 关注求助者的隐私内容
    B. 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C. 密切关注求助者的情绪
    D. 随时调整求助者服药剂量

    答案: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参与性技术
    尊重是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意味着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共情是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所以做到共情,心理师就要密切关注求助者的情绪,故选择C。咨询师关注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隐私并不是重要内容。咨询师不可以开药,D错误。

  • 第17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 A、人口学资料
    • B、求助者生活状况
    • C、婚姻家庭
    • D、朋友的生活状况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

    • A、身体状态
    • B、娱乐活动
    • C、自我描述
    • D、工作记录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来访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围绕的几个方面中不包括()

    • A、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
    • B、求助者的来访原因
    • C、求助者的现主要症状
    • D、求助者好朋友的体检表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8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与丈夫相识时虽然知道其当时已婚并有孩子,但还是与他同居了。丈夫最终与前妻分手,和求助者结了婚,并生了女儿。丈夫经常到外地出差,有时在外一住就是两、三个月。今年春节期间,求助者的女儿意外去世,求助者很悲痛,而丈夫在女儿去世后不到一周就以工作需要为借口,不顾求助者尚处在悲伤之中,执意离家去了外地。求助者凭直觉认为丈夫在外边一定有女人,并最终得到证实。求助者极度愤怒,砸烂了丈夫所有的收藏品,撕掉了丈夫的照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常胸闷、头晕;后悔当初轻信了丈夫的花言巧语,让自己多年来背着“第三者”的名声却换来如今被欺骗和被抛弃的结果。觉得自己命苦,没脸见人,现在已无法工作。经朋友劝说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消瘦,神情疲惫,但衣着得体,语言流畅,语速正常。咨询时带来了其丈夫与第三者在一起的视频资料。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资料,对该求助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 B、严重心理问题
    • C、焦虑性神经症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A

    一般婚姻状况

    B

    日常活动场所

    C

    社会交往状况

    D

    家庭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A

    人口学资料

    B

    求助者生活状况

    C

    婚姻家庭

    D

    朋友的生活状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心理咨询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有()
    A

    心理测验

    B

    行为观察

    C

    求助者的一般情况

    D

    求助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E

    求助者的背景资料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了解该求助者的资料包括()。
    A

    婚姻史

    B

    心脏检查结果

    C

    成长史

    D

    冠心病的体验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