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已学知识帮助新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有意义的建构。
第1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的主体、()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信息加工;知识意义
略
第2题:
下列关于开放教育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3题: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第4题:
建构主义学习者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他们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
第5题:
在教学活动中,新知识能否与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建立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即“实质性和非任意性联系”,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心向,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的最重要的标准。
第6题: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第7题: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正确的说法是()。
第8题: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学生观
第9题:
学生自发地主动学习知识
学生要发现客观世界
学生应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第10题: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师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的主体
第11题:
第12题:
尝试错误学习
有意义学习
结构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
第13题: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吸收内化。
第14题: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学习过程同时包含()
第15题:
教学要把儿童先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体现的是建构主义的()。
第16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第17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第18题:
小学生学到的新知识会对已学的知识有影响和改造,这是()
第19题: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利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那么“接受式学习”就有意义。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强调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强调社会的协商和相互作用
强调真实的学习任务
第22题:
无目的
有目的
无意义
有意义
第23题:
有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体验学习
接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