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四年级有个小男孩叫涛涛。一年前涛涛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涛涛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年来涛涛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涛涛,也不给涛涛抚养费。前不久,涛涛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涛涛的妈妈想让涛涛辍学。你认为涛涛该怎么办呢?

题目

某小学四年级有个小男孩叫涛涛。一年前涛涛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涛涛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年来涛涛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涛涛,也不给涛涛抚养费。前不久,涛涛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涛涛的妈妈想让涛涛辍学。你认为涛涛该怎么办呢?


相似考题
更多“某小学四年级有个小男孩叫涛涛。一年前涛涛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涛涛与”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涛涛非常好动、调皮.经常在教室里乱跳乱闹,还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损坏公物,影响同学学习。该班的学生家长联名给学校写信,要求学校给予涛涛劝其退学的处分。
    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涛涛的行为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劝其退学
    B.让涛涛退学,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C.涛涛扰乱课堂秩序,违反校规校纪,应对其进行纪律处分
    D.涛涛犯错应以教育为主,若劝其退学,有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答案:B,C,D
    解析:
    题干中涛涛打同学,损坏公物,影响同学学习这些行为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和违反校规校纪,学校有权做出纪律处分,但是没有权利劝其退学,因为涛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受教育权,学校和家长都不能侵犯和剥夺,一旦劝其退学,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并且由于涛涛是未成年学生,身心状态处于发展过程,学校和家长要给涛涛改正的机会,并以教育为主,而劝其退学的做法可能会伤害涛涛的自尊心,造成心理创伤。因此,A项错误,B、C、D选项正确。

  • 第2题:

    涛涛今年15岁,在亲戚家做客时接受了叔叔赠送的价值2000元的游戏机一部。涛涛的这种民事行为()。

    A:无效,涛涛未满18岁
    B:无效,游戏机的价值巨大
    C:有效,涛涛已满10周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D:有效,属于纯获利行为

    答案:D
    解析:
    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行为的限制有以下例外:纯获利行为,即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和购买日常必需品等民事行为都是有效的。

  • 第3题:

    郑先生与郑女士1986年登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涛涛,2009年涛涛13岁时二人因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则( )。

    A.涛涛被判给郑先生
    B.涛涛被判给郑女士
    C.看涛涛和谁比较亲近
    D.主要征求涛涛的意见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1993年王涛10岁时其父去世,其母无力抚养,经登记程序被黄强收养。2004年王涛与养父黄强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经双方协商,协议解除收养关系。2005年王涛结婚并开始搞个体经营,生意红火,生活富裕。王涛母亲在王涛解除收养关系后多次要求恢复与王涛的母子关系,王涛一直不同意。2007年王涛生日当天因饮酒过多,发生车祸死亡。其母要求继承王涛的遗产遭到王涛妻子拒绝。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其母可否继承王涛遗产?


    正确答案: 我国收养法实行的是完全收养制度。王涛与生母的母子关系既然未恢复,故无母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王涛生母无权继承王涛的遗产。

  • 第5题:

    1993年王涛10岁时其父去世,其母无力抚养,经登记程序被黄强收养。2004年王涛与养父黄强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经双方协商,协议解除收养关系。2005年王涛结婚并开始搞个体经营,生意红火,生活富裕。王涛母亲在王涛解除收养关系后多次要求恢复与王涛的母子关系,王涛一直不同意。2007年王涛生日当天因饮酒过多,发生车祸死亡。其母要求继承王涛的遗产遭到王涛妻子拒绝。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王涛与生母的母子关系因王涛的不同意能否恢复?


    正确答案: 王涛与生母的母子关系不能恢复。我国收养法规定,解除收养关系后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不能自行恢复。本案中,王涛解除收养关系时已成年,且经多次协商,王涛一直不同意,故王涛与生母的母子关系不能恢复。

  • 第6题:

    问答题
    某小学四年级有个小男孩叫涛涛。一年前涛涛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涛涛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年来涛涛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涛涛,也不给涛涛抚养费。前不久,涛涛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涛涛的妈妈想让涛涛辍学。你认为涛涛该怎么办呢?

    正确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人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2)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尽管涛涛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涛涛和他爸爸之间的父子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涛涛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涛涛的义务,必须负担涛涛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涛涛抚养成人。涛涛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涛涛可以请妈妈代他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涛涛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1993年王涛10岁时其父去世,其母无力抚养,经登记程序被黄强收养。2004年王涛与养父黄强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经双方协商,协议解除收养关系。2005年王涛结婚并开始搞个体经营,生意红火,生活富裕。王涛母亲在王涛解除收养关系后多次要求恢复与王涛的母子关系,王涛一直不同意。2007年王涛生日当天因饮酒过多,发生车祸死亡。其母要求继承王涛的遗产遭到王涛妻子拒绝。  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王涛与生母的母子关系因王涛的不同意能否恢复?  (2)其母可否继承王涛遗产?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涛涛今年12岁,在亲戚家做客时接受了邻居叔叔赠送的价值2000元的PSP游戏机一部,则涛涛的这种民事行为()。

    A:无效,涛涛未满18岁
    B:无效,游戏机的价值巨大
    C:有效,涛涛已满10周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D:有效,属于纯获利行为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涛涛今年12岁,在亲戚家做客的时候接受了邻居叔叔赠送的价值2000元的PSP游戏机一部,则涛涛的这种民事行为()。

    A:无效,涛涛未满18周岁
    B:无效,游戏机的价值巨大
    C:有效,涛涛已满10周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D:有效,属于纯获利行为

    答案:D
    解析: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下列行为合法有效:①纯获利的行为,即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民事法律行为;②日常必需品的购买行为;③其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

  • 第10题:

    小二班有个叫涛涛的孩子,因为有全家人的宠爱,自己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碰,还很任性。一天,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涛涛想去搭积木,可是建构区里已经挤了很多孩子,涛涛不管那么多,拼命往里挤,边挤边推正在堆积木的幼儿,嘴里还嚷嚷:你们让开,我先玩。看见没有人让自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个过程被李老师看在眼里,李老师走过去将涛涛扶起来,说:“涛涛,你继续哭的话,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你都玩不到的,不如我们先到别的地方玩,等一会儿再回来搭积木。”涛涛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跟李老师走到另一个活动区玩起了拼图,一会儿就搭起小花来,涛涛开心的笑了。李老师趁机说:“我们能不能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拼出更有趣的图案呢?”涛涛点点头,高兴地跑去找小朋友了。 之后,李老师有意引导涛涛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慢慢地,涛涛不在只顾自己的感受,也能与同伴分享玩具。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
    解析:
    李老师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李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对涛涛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粗暴加以制止。而是认真引导并教育其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的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题干中李老师面对涛涛的“自我为中心”和任性。注意引导涛涛先去拼图,再玩积木,并在拼图的过程中引导涛涛学会分享自己的成果,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学会合作。李老师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对所有幼儿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做到了幼儿的良师益友。 李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要求,[亿师学提供]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材料中李老师面对涛涛的行为,没有强制改变其不良的习惯,而是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逐步展开。 总之,李老师的行为。真正实现了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第11题:

    涛涛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接儿子上学下学。涛涛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涛涛下学,本能在班里能干的涛涛只要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 请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涛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对涛涛进行教育引导


    正确答案: 亲子关系是儿童自出生后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的概念解释了儿童模仿的过程,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获得并仿造出一连串新的行为,并且观察到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就受到了一种“替代强化”。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态度的机制是复杂的。
    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情感接纳或者避免惩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儿童的这种行为是受动物性本能的驱动,试图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来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由此,家庭中的父母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儿童的模仿提供良好的榜样。教育者既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也要在幼儿园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方式让涛涛学会尊重帮助、关心与照顾我们的人)。

  • 第12题:

    刘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男孩小涛,一日,刘某带小涛到大桥上玩,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刘某手一滑,小涛掉人河中,刘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死亡。刘某的行为属于()

    • A、过失犯罪
    • B、意外事件
    • C、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多选题
    资料: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涛涛非常好动、调皮,经常在教室里乱跳乱闹,还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损坏公物,影响同学学习。该班的学生家长联名给学校写信,要求学校给予涛涛处分,劝其退学。为什么(  )
    A

    涛涛的行为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劝其退学

    B

    让涛涛退学,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

    C

    涛涛扰乱课堂秩序,违反校规校纪,应对其进行纪律处分

    D

    涛涛犯错应以教育为主,若劝其退学,有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E

    为了全班几十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让涛涛退学是值得的


    正确答案: D,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