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与现在的高考相似。将两类高考分开。“两种模式高考”的构想()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苏南模式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两种模式之一。
第4题:
教育部官员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将技能型人才和学术性人才的高考分开。对此,媒体评论指出:尽管高考双轨制尊重了人才培养规律,但只是改变供给,如何激活需求实现人尽其才才是关键。这一评论()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坚持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④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第5题:
高考牵动中国的千家万户。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高考制度有利有弊,在施行了20多年后,终于迈出了改革的步子。2003年,各省开始自主命题,广东模式、上海模式、浙江模式等多种改革方式应运而生,这些模式较以前有明显的创新进步,但仍然是有利有弊,社会要求继续改进。近几年,上海、广东等地开始放弃它们有个性的高考方式,转而参考大多数省市实行的“3+综合”模式,但是“3+综合”模式得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选择一种什么样的高考制度,既能公正又能公平,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身心,又有利于选拔人才,仍然是全体国人要努力探索的大事。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6题:
2009年6月13日,被称为“公益智库”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国家教育部提交了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现行高考方案既不能简单否定一切,也不能简单肯定一切 ②从当今时代和社会条件来说,现行高考方案有其存在的理由 ③现行高考方案最终会让位于更为科学合理的高考方案 ④现行高考方案加重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发展有害无益
第7题:
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按照教育部的计划,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会立即全面推开,在一些经济发达、教育改革已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②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④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第8题:
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
第9题:
2012年年底,我国多省市区相继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稳步促进教育公平。关于教育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第10题:
教育部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明确规定,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目前,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只保留5项。对此,你怎么看?
第11题:
正态化转换方案
对比参照方案
百分等级方案
常模参照方案
第12题:
要建立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要出台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的措施
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的现状
禁止高考“状元”炒作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
第13题:
第14题:
教育部官员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将技能型人才和学术性人才的高考分开。对此,媒体评论指出:高考双轨制只是改变供给,如何激活需求实现人尽其才才是关键。这一评论()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坚持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④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第15题:
()教育厅召开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明确该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改革后的江苏高考方案为“3+3”模式。
第16题:
教育部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与现在的高考相似。“两种模式高考”的构想()①能从根本上调整就业结构和就业总规模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④有利于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17题:
针对“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传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事关千万学子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十分重要、十分复杂、十分敏感。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力求充分考虑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周期性和长期性,先试点后推广,以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续梅说。“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及时发布,按照3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教育部为什么对这样做?
第18题:
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这一做法() ①承认了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 ③充分尊重了人才的个体差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第19题:
浙江省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外来工子女众多,异地高考方案虽然出台,但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有权威人士提出,“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应充分征求民众意见。充分征求民众意见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②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 ③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第20题:
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从源头上讲,这来自于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自我炒作。因此,要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除了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还要重新审视高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渐淡化甚至隐去高考“状元”,而代之以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第21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种基本模式是:()。
第22题: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第23题:
教育不公是历史造成的,不可能改变
地方教育资源的分配属地方事务,中央政府无权干涉
公民平等地享有国家的教育资源是一项宪法权利
异地高考问题本质上是因为我国公民没有迁徙的自由
第24题:
甘肃省
江苏省
广东省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