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这表明()
第1题:
古代各级官员和富商大贾住宅的建筑等级为()。
第2题:
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
第3题: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第4题: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第5题:
能够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第6题:
贾探春,贾政和()所生,有()之诨名。
第7题:
()贾蓉被谁脸上啐了一口?
第8题:
司马迁说:“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这一情况出现于()
第9题: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说明,利之所在,商之所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材料不能直接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是()
第10题:
殿式
大式
中式
小式
第11题: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第12题:
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农民广泛使用铁制工具
出现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
出现了郡县
第13题:
骂贾家家门丑事的是哪个家奴?()
第14题:
《史记·货值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
第15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第16题:
曾国藩在《讨粤匪缴》中说:“粤匪……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民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皆天下之田;商贾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曾国藩在这里所说“名教之奇变”主要指的是()
第17题:
《晋公子重耳之亡》是《左传》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年的流亡生活使重耳经受种种磨炼,开拓了眼界,考察了诸侯们的政治局势,为他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第18题:
宝玉贾兰中举,使贾府的衰微最终有了一线转机,请问贾兰是谁?()
第19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1)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於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2)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 (1)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第20题: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第21题:
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它就是()
第22题:
第23题:
成都
洛阳
长安
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