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第1题:
《战国策》由()编定。
A刘向
B司马迁
C吕不韦
第2题:
“战国”之名源自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请问《史记》中划定的“战国”起始时间是什么?
第3题:
刘向《别录》对“雠校”的解释
第4题:
《战国策》的编订者是()。
第5题:
编定《楚辞》、《战国策》的是()。
第6题:
刘向与儿子刘歆合著的()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第7题:
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
第8题:
刘向
袁康
班昭
马续
第9题:
刘向
司马迁
吕不韦
第10题:
《七略》
《淮南鸿烈》
《洪范五行传论》
《战国策叙录》
第11题:
单一制
乡遂制
宗法制
郡县制
第12题:
《战国策》
《左传》
《诗经》
《史记》
第13题:
《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第14题: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1)阅读材料,概括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2)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依据。(3)你怎么看作者的观点?
第15题:
《资治通鉴》的续写类作品包括()。
第16题:
由西汉()编订的《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谋士的斗争及谋略的一部历史散文。
第17题:
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是说的()。
第18题:
以下著作由刘向编定的是()
第19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
第20题:
西汉·刘向《战国策》
西汉·刘向《别录》
孙武《孙子兵法》
老子《道德经》
第21题:
第22题:
刘向
贾谊
张良
董仲舒
第23题:
陈寿:《三国志》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