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第1题: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就当时分封的对象而言,包括()①姬姓子弟②贤能之人③功臣④先代贵族
第2题:
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于长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第3题: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第4题: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第5题:
所谓75%的差别阈限,就是把()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把()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计算的差别阈限值。
第6题:
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第7题:
华夏意识成为显性的存在是()。
第8题:
①②
②④
①③
③④
第9题:
第10题:
空隙率=(DHe-DHg)/DHe×100%P367
B.空隙率=(DHe-DH/DHg×100%
空隙率=(DHg-DHE./DHg×100%
空隙率=(DHg-DHE./(DHg+DHE.×100%
第11题:
扩大了地方权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西周统治
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秦亡的教训有哪些?
第14题:
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第16题:
一封国内挂号明信片,应收资费()元。
第17题:
下列属于周武王所封“三监”的是:()
第18题:
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广建封国,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第19题:
叔鲜
叔度
叔处
以上都有
第20题:
第21题: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第22题:
第23题:
蓟
燕
幽州
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