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第1题: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第2题:
以下各古代思想家中,提出“非攻”、“兼爱”等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第3题: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第4题:
第5题:
除了兼爱、非攻,墨子还主张什么?
第6题:
“仁”、“兼爱”、“仁义”分别是以下思想家的主张()
第7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直接社会背景是()
第8题:
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第9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第10题:
孟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第11题:
第12题: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第13题:
A、“兼爱”
B、“非攻”
C、“节葬”
D、非乐、“节用”
第14题: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
C、仁者爱人
D、小国寡民
E、以法为教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第18题: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第19题: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20题:
“非攻”是反对战争,“兼爱”是主张一视同仁的爱。这是墨子的主张。
第21题:
荀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主张“性恶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孔子重视“仁”“礼”
第22题: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第23题: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封建制度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