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同学们分别撰写“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第1题:
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第2题:
第3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第4题:
某政治老师在执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内容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从三个方面对当地某镇进行深入调查,即:当地第三产业的现状;为什么当地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地该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然后学生在课堂上分学习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上述教学过程体现的学习方法是()。
第5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第6题:
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第7题: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第8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第9题: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是()
第10题:
简述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第11题:
社会大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2题:
研究性学习
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
实践学习
第13题:
A.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实践性
B.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C.研究性学习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
D.研究性学习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不注重学生研究的过程
第14题:
第15题:
在“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第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梳理、体悟具体可感的、有代表性的汉字中去学习,感受汉字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热情。然后给学生1-2周的时间进行迁移拓展,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展示学习成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析本案例,我们可以得知下列选项哪一个不是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第16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有()
第17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之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请问他们所研究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第18题:
某校高二哲学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哲学学习状况”在全校展开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同学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哲学只是空谈。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知哲则智”,不论是什么哲学,只要学习就行了。请你针对兴趣小组调查出的问题,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
第19题:
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
第20题:
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第21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第22题:
有关研究性学习错误的说法是()。
第23题:
近代清朝的兴衰
工人运动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变革
工业浪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