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优秀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身深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的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多达五十多本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第1题:
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在小学教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且每位老师教两门课。自然老师和劳动老师住同一个宿舍,张老师最年轻,劳动老师和李老师爱打篮球,数学老师比手工老师岁数大,比王老师岁数小,三人中最大的老师住得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由此则可以推断出:( )
A.张老师教:语文、劳动;王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B O张老师教:手工、自然;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劳动
C.张老师教:手工、劳动;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D.张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王老师教:语文、劳动;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的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李老师的做法对吗?()
第8题:
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 李老师的做法对吗()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不对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关怀老师曾经在偃师一所中学任教哪一科目:()。
第19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20题:
第21题:
不正确,应该给足同事面子
不正确,应该注重同事间的团结协作
正确,教师事务繁忙,请教不如实干
正确,能促进小李老师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正确,有利于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
正确,有利于王明学习知识
不正确,侵犯了王明的受教育权
不正确,侵犯了王明的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