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立科举制度,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第1题: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定型于明代,直到清末1905年被废除,历经1300余年。明清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考试哪项正确?()
第2题:
从隋唐一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律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3题:
征辟制是唐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
第4题:
科举制度的基本情况(如什么叫科举制度?产生于何时?唐代科举考试最主要科目是什么?
第5题:
中国的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第6题:
对
错
第7题:
第8题:
东汉
西汉
隋代
唐代
第9题: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第10题: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第11题:
世袭制
九品中正制
征召、察举
科举制度
第12题:
东汉
西汉
隋代
唐代
第13题: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家选拔官吏和人才的主要途径,发展至明清时期已形成了一套自下而上完整的考试制度。目前,我国北方惟一幸存的贡院位于河北省的()。
第14题:
两汉选拔秘书官吏的来源有()
第15题: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第16题: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主要有()
第17题:
察举
科举考试
征召
辟除
学校培养
第18题:
第19题:
院试第一名
乡试第一名
会试第一名
殿试第一名
第20题:
创立于唐朝,沿用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会试是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秋在礼部举行,又称“秋试”
科举考试一直采用八股文这种文体
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亲自策问,取中者称进士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常举、制举、殿试
县试、府试、院试: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县试、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