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弗洛依德提出()A、人格发展理论B、人生八阶段理论C、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A.美国的赫尔

    B.美国的韦纳

    C.美国的马斯洛

    D.奥地利的弗洛依德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区别。


    答案:
    解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存在以下几点区别:(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本我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本我。(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圄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非善亦非恶,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或者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5)二者都把儿童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但是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悲观,他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并不一定会导致像弗洛伊德所说的病理性的后果。同时,埃里克森也指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并不等于这个矛盾就不复存在,在以后的阶段里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经解决的矛盾。

  • 第3题: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
    (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
    (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
    (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
    (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

  • 第4题:

    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骊斯洛
    • B、弗罗德
    • C、亚当斯
    • D、费斯汀格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弗洛依德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性本能发展的过程。控制人的性本能的能量是里必多,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的部位不同,这一部位称为“欲带”或“动欲区”。根据“欲带”的变化,儿童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
    (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里必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男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母情结”,女孩子会对父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必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游戏等。
    (5)生殖期(12—20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依德认为,由于“固恋”和“倒退”,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理想水平。“固恋”是指由于里必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则是由于里必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 第7题:

    潜意识理论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是()。

    • A、弗洛依德提出的“潜意识”
    • B、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
    • C、弗洛姆提出的“社会潜意识”
    • D、尼采的酒神精神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皮亚杰提出了()发展理论,弗罗伊德提出了()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发展出()理论。

    正确答案: 认知,性心理,道德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弗洛依德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性本能发展的过程。控制人的性本能的能量是里必(Libido),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的部位不同,这一部位称为“欲带”或“动欲区”。根据“欲带”的变化,儿童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
    (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里必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男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母情结”,女孩子会对父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必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游戏等。
    (5)生殖期(12—20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依德认为,由于“固恋”和“倒退”,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理想水平。“固恋”是指由于里必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则是由于里必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弗洛依德提出()
    A

    人格发展理论

    B

    人生八阶段理论

    C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科尔伯格提出的理论是(  )。
    A

    人格发展阶段论

    B

    心理社会发展论

    C

    道德发展阶段论

    D

    认知发展阶段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下列不属于成长与发展理论的是

    A.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D.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E.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请阐述罗洛·梅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罗洛·梅认为人格的形成就是自我的个性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格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社会联系就无法形成健全人格,因此人必须实现同社会的整合。人格的发展分四个阶段:①婴儿阶段,没有自我意识,潜能未发掘;②反叛阶段,个体开始寻求建立自身内在的力量;③一般的自我意识阶段,有能力理解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④创造性的自我意识阶段,人格成熟。

  • 第15题:

    需要层次理论的首创者是()。

    • A、西格蒙德·弗洛依德
    • B、亚伯拉罕·马斯洛
    • C、宇野正雄
    • D、菲利普·科特勒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前意识和潜意识为同一概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 A、弗洛依德
    • B、巴甫洛夫
    • C、M.米德
    • D、霍尔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1)口腔期,从初生到满周岁,主要动欲区是口腔。分为两个亚期,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2)肛门期,2岁到三岁末,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为肛门。也分为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
    (4)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
    (5)潜伏期,约从6岁到12岁左右。
    (6)生殖期,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从青春期直至走向衰老为止。

  • 第19题:

    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研究,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 B、弗洛依德
    • C、艾宾浩斯
    • D、阿特金森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1)口腔期,从初生到满周岁,主要动欲区是口腔。分为两个亚期,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2)肛门期,2岁到三岁末,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为肛门。也分为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
    (4)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
    (5)潜伏期,约从6岁到12岁左右。
    (6)生殖期,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从青春期直至走向衰老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研究,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桑代克

    B

    弗洛依德

    C

    艾宾浩斯

    D

    阿特金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潜意识理论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是()。
    A

    弗洛依德提出的“潜意识”

    B

    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

    C

    弗洛姆提出的“社会潜意识”

    D

    尼采的酒神精神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