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性增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此要采取限制人口流动的办法。
第1题:
A、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
B、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
C、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从而造成免疫空白
D、流动人口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E、以上都是
第2题:
队列研究中累积发病率计算适宜的条件是
A.研究人群数量较少
B.人口流动性较小
C.观察期较长
D.疾病发生频率较高
E.发病强度较大
第3题:
第4题: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哪些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
第5题: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问题也需要规划。
第6题: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第7题:
选址之初,()的程度要通过人口密度、客流量、人口流动性的测算来预计。
第8题:
农村、贫困和流动人口中的
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
困难、残疾和农村的
第9题:
贫困
残疾
流动人口
失业人口
第10题:
产品市场
销售能力
人口密度
购买力
第11题:
人口流动性大、发病率高的人群
人口流动性小、人口相对稳定
当地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
评价疫苗效果的试验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流行的地区
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第12题:
人口流动性大
人口流动性小
观察期较短
观察期较长
研究对象数量减少
第13题:
A、人口流动性大、发病率高的人群
B、人口流动性小、人口相对稳定
C、当地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
D、评价疫苗效果的试验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流行的地区
E、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第14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口流动加快,因此对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国外的经验,人口流动有利于降低生育率。因此,人口流动对于计划生育的影响是有限的,不用担心。 ( )
第15题: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
第16题: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第17题:
在队列研究中,适宜计算累积发病率的条件是()
第18题:
中国和印度是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国家。
第19题: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在于()
第20题:
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
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
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从而造成免疫空白
流动人口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都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流动性是现代人口变迁的重要特点
农村留守儿童流动性很大
留守儿童信息库要实现动态统计
帮扶、关爱留守儿童要更加精确
第23题:
人口流动性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基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