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危害现状评估中监测数据不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长期监测监测数据,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多个长期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的浓度平均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的最大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答案:A,D
    解析: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关于土壤现状监测频次说法错误的包括()

    A.一级评价,至少开展1次基本因子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B.二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必须开展1次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C.二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D.三级评价,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数据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
    B.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3年其他污染物的历史监测资料。
    C.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可采用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D.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择符合HJ 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答案:A,C
    解析: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区域达标判定的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
    B.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可以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或采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C.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择符合HJ 664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D.对于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或网格点,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可取符合HJ 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区域点或城市点监测数据。

    答案:A,C,D
    解析:

  • 第5题: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①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②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评估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性质及危害程度,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为完成第三项基本任务。应迅速采取的措施是()。

    A.隔离、减弱、监测、评估
    B.封闭、隔离、洗消、监测
    C.疏散、隔离、减弱、监测
    D.封闭、减弱、洗消、监测

    答案:B
    解析: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故选B。

  • 第6题:

    《WS375.13-2017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13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企业规模代码不包括:()

    • A、超大型
    • B、大型
    • C、中型
    • D、小型
    • E、微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日常监测与预警不包括下列哪些工作()

    • A、确定监测范围
    • B、提供或建立监测手段与工具
    • C、评估事件级别
    • D、记录并报告监测数据和信息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火灾风险评估按指标处理方式分类不包括()。

    • A、定性评估 
    • B、半定量评估 
    • C、定量评估 
    • D、现状评估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危害现状评估中监测数据不包括()
    A

    荧光标记物

    B

    接触标志物

    C

    效应标志物

    D

    敏感标志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在没有相关监测数据或监测数据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进行补充监测。可利用的现状数据包括( )。
    A

    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 1 年的监测数据

    B

    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C

    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D

    评价范围内 3 年前的历史监测资料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火灾风险评估按指标处理方式分类不包括()。
    A

    定性评估 

    B

    半定量评估 

    C

    定量评估 

    D

    现状评估


    正确答案: C
    解析: 火灾风险评估按指标处理方式可分为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

  • 第13题:

    现状监测频次: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开展现状监测,有关监测频次的表述正确的为()。

    A.基本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
    B.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量的
    C.若掌握近5年至少1次的基本因子监测数据,可不进行现状监测
    D.若掌握近5年至少1次的特征因子监测数据,可不进行现状监测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对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基本水质因子可在评价期补充开展一期现状监测
    B.若掌握近2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基本水质因子可在评价期补充开展一期现状监测
    C.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特征因子可在评价期补充开展一期现状监测
    D.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特征因子在评价期内需至少开展一期现状监测

    答案:A,D
    解析: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一级评价项目也应至少开展 1 次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B.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二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C.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D. 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答案:D
    解析:
    现状监测频次要求
    a)基本因子: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1次的监测数据,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引用监测数据应满足7.4.2和7.4.3的相关要求,并说明数据有效性;
    b)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

  • 第16题: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一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是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评估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三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四是清查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为完成第三项基本任务,应迅速采取的措施是()

    A:隔离、减弱、监测、评估
    B:封闭、隔离、洗消、监测
    C:疏散、隔离、减弱、监测
    D:封闭、减弱、洗消、监测

    答案:B
    解析:
    为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

  • 第17题:

    火灾风险评估按指标处理方式分类不包括(  )。

    A.定性评估
    B.半定量评估
    C.定量评估
    D.现状评估

    答案:D
    解析:
    火灾风险评估按指标处理方式可分为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

  • 第18题:

    职业病危害空气监测的类型不包括()

    • A、评价监测
    • B、日常监测
    • C、监督监测
    • D、计量检测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的方法()()()。


    正确答案:平均值统计;超标率统计;超标倍数统计

  • 第20题:

    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填空题
    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的方法()()()。

    正确答案: 平均值统计,超标率统计,超标倍数统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日常监测与预警不包括下列哪些工作()
    A

    确定监测范围

    B

    提供或建立监测手段与工具

    C

    评估事件级别

    D

    记录并报告监测数据和信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地灾危害性评估主要包括地灾危害性()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
    A

    现状

    B

    能级

    C

    潜力

    D

    制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