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CPU主要关注();()和每秒中断次数。
第1题:
A.每秒呼叫次数
B.每秒位置更新次数
C.每秒SMS次数
D.以上都包括
第2题:
第3题:
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的原因是(),从而提高CPU、通道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减少CPU被中断的次数。
第4题: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的系统监视器可以提供有关CPU占用率、每秒虚拟内存访问的次数、硬盘的使用状况、网络流量等信息。
第5题:
中断实现了硬件设备按需获得处理器关注的机制,与查询方式相比可以大大节省CPU资源的开销。()
第6题:
CPU内部运算产生的中断主要有()。
第7题:
8086/8088CPU状态标志寄存器中IF=1时,表示()。
第8题:
当计算小区中SDCCH数时,需考虑什么()
第9题:
为了匹配外设与CPU之间的速度,为了减少中断次数及CPU中断处理时间,同时也为了DMA或通道方式的瓶颈问题,在设备管理中引入了()。
第10题:
第11题:
每秒呼叫次数
每秒位置更新次数
每秒SMS次数
以上都包括
第12题:
中断次数
访问次数
控制程度
依赖程度
第13题:
第14题:
在中断响应过程中,保护程序计数器PC的目的是()。
第15题:
CPU内部的中断允许标志位IF的作用是()。
第16题:
为了匹配外设与CPU之间的速度,为了减少中断次数及CPU中断处理时间,同时也为了解决DMA或通道方式的瓶颈问题,在设备管理中引入了()。
第17题:
在一个由CPU和外部设备组成的系统中,以下关于中断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对于非屏蔽中断申请,CPU响应条件为CPU允许中断和执行完现行指令。
第19题:
缓冲技术能减少对CPU的(),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第20题:
考察磁盘性能要关注();()、每秒传输平均耗时和硬盘队列长度等。
第21题:
为了匹配外设与CPU之间的速度,为了减少中断次数及CPU中断处理时间,同时也为了DMA或通道方式的瓶颈问题,在设备管理中引入了()。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