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1)处应选择()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题目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1)处应选择()

  • 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
  • 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 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 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1)处应选择()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关于CISC/RISC计算机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11)。

    A.RISC机器指令比CISC机器指令简单

    B.RISC机器中通用寄存器比CISC机器多

    C.CISC机器采用微码比RISC机器多

    D.CISC机器比RISC机器更好地支持高级语言


    正确答案:D
    解析:RISC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它是在继承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成功技术并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RISC与CISC在技术特点上的对比如表1-3所示。RISC机器在没计时选择了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简单指令;CPU中增加了通用寄存器的数量,从而可减少访存(存/取数据)次数:采用优化的编译程序,更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硬件逻辑控制,不用微程序控制技术;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采用流水线技术;只有存取数指令访问主存,其他指令都在寄存器之间运算。CISC机器的微码电路在芯片上所占的面积要占总面积的50%以上。

  • 第2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 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

    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

    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正确答案:D

  • 第3题:

    RISC执行程序的速度比CISC要快的原因是(41)。

    A.RISC的指令系统的指令数较少

    B.程序在RISC上编译生成的目标程序较短

    C.RISC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D.RISC只允许Load指令和Store指令访存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RISC指令系统和CISC指令系统的特点。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对比于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具有以下优点:指令简单、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处理能力强、速度快。在设计RISC时,就已经引领了微处理器设计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思索,即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指令应该如何较好地映射到微处理器的时钟速度上(在理想情况下,一条指令应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完)。因此,RISC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要比CISC少,这也是RISC执行程序的速度比CISC要快的真正原因。

  • 第4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 RISC计算机是采用(47)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48)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49)。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50)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1)。

    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以下关于CISC/RISC计算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RISC机器指令比CISC机器指令简单
    B.RISC机器中通用寄存器比CISC多
    C.CISC机器采用微码比RISC多
    D.CISC机器比RISC机器可以更好地支持高级语言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3)处应选择()

    • A、CISC更适于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而RISC更适于采用微程序控制
    • B、CISC更适于采用微程序控制,但RISC更适于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
    • C、CISC和RISC都只采用微程序控制
    • D、CISC和RISC都只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4)处应选择()

    • A、多寻址方式
    • B、大容量内存
    • C、大量的寄存器
    • D、更宽的数据总线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假设某机器M的时钟频率为4GHz,用户程序P在M上的指令条数为8×109,其CPI为1.25,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多少?若在机器M上从程序P开始启动到执行结束所需的时间是4秒,则P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程序P在M上的执行时间为:1.25×8×109×1/4G = 2.5 s,从启动P执行开始到执行结束的总时间为4秒,其中2.5秒是P在CPU上真正的执行时间,其他时间可能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或其他用户程序。
    程序P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为:2.5/4 = 62.5%。

  • 第9题:

    假设程序P在装置M执行时间为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是以前的70%,但CPI为以前的1.2倍,则现在P在M上的执行时间为()

    • A、8.4秒
    • B、11.7秒
    • C、14.0秒
    • D、16.8秒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5)处应选择()
    A

    更简单

    B

    更复杂

    C

    不需要

    D

    不可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1)处应选择()
    A

    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

    B

    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C

    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

    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I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  )。
    A

    8.4秒

    B

    11.7秒

    C

    14秒

    D

    16.8秒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不妨设原来指令条数为x,那么原CPI就为20/x,经过编译优化后,指令条数减少到原来的70%,即指令条数为0.7x,而CPI增加到原来的1.2倍,即24/x,那么现在P在M上的执行时间就为指令条数×CPI=0.7x×24/x=24×0.7=16.8秒。

  • 第13题:

    减少指令执行周期数是RISC计算机性能提高的基础,它是通过(17)、指令控制部件(18)微代码、(19)寄存器、(20)寻址方式、限制访问内存来实现的。(21)都是与RISC芯片有关的名词。

    A.超长指令字(VLIW)

    B.单指令多功能

    C.精简指令系统

    D.适当扩充指令系统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 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了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该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

    A.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B.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C.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虽增加l但更减少CPI


    正确答案:D
    解析:RISC设计思想就是通过增加I,但减少了CPI,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 第15题:

    从下列各叙述中选出不能反映RISC体系结构特征的一项( )。

    A.微程序控制方式

    B.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机器周期数的平均值最小

    C.简单的指令系统

    D.仅用LOAD/STORE指令访问存储器。


    正确答案:A
    解析:RISC精简了指令系统,因此没有必要再采用微程序设计,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可提高运行速度。

  • 第16题:

    下列各叙述中,不能反映RISC体系结构特征的一项是( )。

    A.微程序控制方式

    B.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机器周期数的平均值最小

    C.简单的指令系统

    D.仅用LOAD/STORE指令访问存储器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5)处应选择()

    • A、更简单
    • B、更复杂
    • C、不需要
    • D、不可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RISC计算机采用(1)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2)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3)。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4)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5)。空白(2)处应选择()

    • A、指令种类少
    • B、指令种类多
    • C、指令寻址方式多
    • D、指令功能复杂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平均每条指令的执行周期数(CPI)与程序无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假设同一套指令集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两种机器M1和M2。机器M1的时钟周期为0.8ns,机器M2的时钟周期为1.2ns。某个程序P在机器M1上运行时的CPI为4,在M2上的CPI为2。对于程序P来说,哪台机器的执行速度更快?快多少?


    正确答案: 假设程序P的指令条数为N,则在M1和M2上的执行时间分别为:
    M1:4N×0.8 = 3.2N(ns)
    M2:2N×1.2 = 2.4N(ns)   
    所以,M2执行P的速度更快,每条指令平均快0.8ns,比M1快0.8/3.2×100%=25%。

  • 第21题:

    问答题
    假设某机器M的时钟频率为4GHz,用户程序P在M上的指令条数为8×109,其CPI为1.25,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多少?若在机器M上从程序P开始启动到执行结束所需的时间是4秒,则P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程序P在M上的执行时间为:1.25×8×109×1/4G = 2.5 s,从启动P执行开始到执行结束的总时间为4秒,其中2.5秒是P在CPU上真正的执行时间,其他时间可能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或其他用户程序。
    程序P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为:2.5/4 = 6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假设同一套指令集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两种机器M1和M2。机器M1的时钟周期为0.8ns,机器M2的时钟周期为1.2ns。某个程序P在机器M1上运行时的CPI为4,在M2上的CPI为2。对于程序P来说,哪台机器的执行速度更快?快多少?

    正确答案: 假设程序P的指令条数为N,则在M1和M2上的执行时间分别为:
    M1:4N×0.8 = 3.2N(ns)
    M2:2N×1.2 = 2.4N(ns)   
    所以,M2执行P的速度更快,每条指令平均快0.8ns,比M1快0.8/3.2×100%=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假定机器M的时钟频率为1.2GHz,某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为12秒钟。对P优化时,将其所有的乘4指令都换成了一条左移2位的指令,得到优化后的程序P’。已知在M上乘法指令的CPI为5,左移指令的CPI为2,P的执行时间是P’执行时间的1.2倍,则P中有多少条乘法指令被替换成了左移指令被执行?

    正确答案: 显然,P’的执行时间为10秒,因此,P比P’多花了2秒钟,因此,执行时被换成左移指令的乘法指令的条数为1.2G×2/(5–2)=800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