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储管理系统的支持下,用户编程时可以直接编写()。
第1题:
程序的一维逻辑地址空间经过系统硬件分页后,则形成“页号+页内地址”的地址结构。()
第2题:
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时,内存地址分成段号、段内页号和页内地址3部分,它是( )地址。
A.线性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第3题:
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逻辑地址用32位表示,内存分块大小为212,则用户程序最多可划分为多少页?______。
A.210
B.212
C.220
D.232
第4题:
在段页式管理的存储器中,实存等分成(38),程序按逻辑模块分成(39)。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每道程序还需要一个(40)作为用户标志号。每道程序都有对应的(41)。一个逻辑地址包括(40)x、段号s、页号p和页内地址d四个部分。假设逻辑地址长度做如下分配,且x、s、p、d均以二进制数表示。其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42)。
A.段
B.段长
C.页
D.页号
第5题:
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逻辑地址用32位表示,内存分块大小为212,则用户程序最多可划分成( )页。 A.210 B.212 C.220 D.232
第6题:
在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第7题:
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提供一维地址结构的是( )。
A.固定分区
B.段式存储
C.虚拟存储
D.页式存储
第8题:
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它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表现为()
第9题:
在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射方式中,速度慢的管理方式是()
第10题:
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运行时,该作业的页表是放在()
第11题:
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他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表现为()。
第12题:
磁盘中
主存系统区中
主存用户区中
用户程序中
第13题:
A、页式的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段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
B、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C、分页是操作系统进行的,分段是用户确定的
D、各页可以分散存放在主存,每段必须占用连续的主存空间
第14题: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由 【】 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
第15题:
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越界中断属于( )。
A.输入输出中断
B.程序性中断
C.时钟中断
D.自愿性中断
第16题:
存储器段页式管理中,地址结构由段号、______和页内相对地址三部分组成。______是文件存在的标志,它记录了系统管理文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第17题:
关于页式管理,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页的大小是固定的且由系统决定
B.在页式内存管理方式下,一个程序不必连接存放
C.页式内存管理不会产生碎片
D.在页式内存管理系统中,指令所给的地址为两部分:逻辑页号和页内地址
第18题:
下列对分页和分段系统特点的区别不正确的是( )。
A.分页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系统管理需要,分段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需要
B.页的大小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页的大小固定,段的大小是不固定的
C.分段系统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在访问时需给出段名和段内地址
D.段页式系统在每页中分出若干的段,利用段表和页表进行地址映射
第19题:
第20题:
在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射方式中,容易产生零碎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是()
第21题:
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当处理器形成一个有效地址,就要通过()来查找页表,得到绝对地址。
第22题:
在段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是如何实现程序共享的?
第23题:
页式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地址的两维部分
在段式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地址的两维部分
在段页式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地址的三维部分
在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地址的两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