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网中发送拥塞消息的主要原因是()。
第1题:
A.警告其他节点有冲突被检测到
B.破坏到达的MAC帧的前同步码
C.使本地局域网中的节点重新同步
D.拥塞消息与MAC前同步码是一样的
第2题:
在CSMA/CD中拥塞信号的目的是什么()。
A.允许介质恢复
B.确保所有节点看到冲突
C.向其他节点通报这个节点将要发送
D.标识帧的长度
第3题:
在以太网中的MAC数据数据帧传输过程中,下面哪些内容会改变?()
第4题:
以太网帧包含的字段有()。
第5题:
RNC和NodeB一旦建立传输信道的FP后,就要进行FP的节点同步,节点同步的过程是RNC首先给NodeB下发一个下行节点同步控制帧,NodeB返回响应消息,其中带有的参数是()。
第6题:
在移动通信信令格式中()也称帧同步码
第7题:
PCM30/32路系统中,信息码与帧同步码相同时,()。
第8题:
位同步码
字同步码
信息码
第9题:
警告其他节点有冲突被检测到
破坏到达的MAC帧的前同步码
使本地局域网中的节点重新同步
拥塞消息与MAC前同步码是一样的
第10题:
第11题:
前同步码
目的地址
源地址
帧类型
校验码
第12题:
它采用点到点的方式(而非广播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信息帧中只需要包含接收节点的MAC地址
信息帧中需要同时包含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MAC地址
以太网只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
第13题:
同步串行通信的帧格式开头有同步字符SYNC,其作用是将“消息到达”通知()
A、接收器
B、发送器
C、调制解调器
D、CPU
第14题:
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0¬时隙的用途是()
第15题:
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第16题:
下列有关以太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7题:
手机的初始化过程包括()。
第18题:
帧同步是采用检测()来确定收、发端传输是否同步。
第19题:
信息码与帧同步码相同的可能性()。
第20题:
传送帧同步码
传送位同步码
传送失步对告码
传送帧同步码和失步对告码
第21题:
寻找CDMA频点,捕获导频信道,实现短码同步
接收同步信道消息,获取长码状态,系统时间,寻呼速率等系统信息
定时改变,实现长码同步
守候在基本寻呼信道,接收系统消息
进行登记等
第22题:
第23题:
T1
T2
T3
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