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型法中称()为用户/设计者,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修改原型,直到满足用户要求为止。
第1题:
反复演示、评价和修改原型常见的结果有()。
A、用户特别满意,可直接将原型交付用户使用
B、用户对原型满意程度很高,可将原型修改完善成实际的系统
C、用户对原型比较满意,则可将原型看成系统说明书,再进行分析、设计和编程实现系统
D、用户对原型不满意,则将原型废弃并重建原型再与用户讨论
E、用户很不满意,则停止开发
第2题:
A.面向对象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结构化方法
D.信息工程方法
第3题:
某信息系统项目采用原型法开发,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前期花足够的时间与客户充分沟通,完全明确需求后再开发实现
B.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工作之间不做严格的界限划分
C.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逐步纳入用户的具体要求,逐步修改系统开发计划
D.本着开发人员对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再反复修改
第4题:
第5题: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构造一个能反映用户需求的(),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运行,试用这个原型系统,通过实践,了解未来系统的概貌。用户通过实际使用原型系统,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快速修改原型系统。经过对原型系统的反复试用和改进,最终建立起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新系统。
第6题:
在以下对“原型法“描述中,正确的是()。
第7题:
软件定义期问题定义阶段涉及的人员有()。
第8题:
原型化方法从用户界面的开发人员入手,首先形成()。
第9题:
需求不确定性的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系统界面原型
完善的用户界面
第10题:
需要不确定性的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系统界面原型
完善的用户界面
第11题: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演示与讨论法
快速原型法
原型法
第12题:
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确定系统的性能要求
确定系统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确定系统是否开发人员需要
第13题:
A.便于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
B.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风险
C.能够启发用户需求、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
D.有利于对问题的认识
第14题:
某信息系统项目采用原型法开发,以下做法中不恰当的是(1)。
A.前期花足够的时间与客户充分沟通,完全明确需求后立即实施快速实现
B.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工作之间不做严格的界限划分
C.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逐步纳入用户的具体要求,逐步修改系统开发计划
D.本着开发人员对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再反复修改
第15题:
A.用户
B.开发人员
C.系统分析员
D.程序员
第16题: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原型的主要目的是().
第17题:
原型化方法从用户界面的开发人员入手,首先形成()
第18题: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中,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是()。
第19题:
简述原型法的优点包括。()
第20题:
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时,首先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造应用系统,然后由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这种开发方法是:()。
第21题:
用户
开发人员
系统分析员
程序员
第22题:
用户、使用部门负责人
软件开发人员、用户、使用部门负责人
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
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用户、使用部门负责人
第23题:
实验型原型法不断地适应用户要求的变化
研究型原型法力求识别和确认用户的真正需求
原型法适用于需求清晰明确的系统
进化型原型法仿真评审用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