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的()越高,在常温下能够液化。
第1题:
A.排气温度
B.吸气温度
C.饱和温度
D.临界温度
第2题: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冷是指()。
第3题:
临界温度较低的制冷剂,在常温下不能液化,一般用于()。
第4题:
什么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为什么液化气在常温下易液化而空气不易液化?
第5题:
物质的临界温度越高,就越不容易液化。
第6题:
关于以下气体临界状态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7题:
下列临界温度与液化难易程度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第8题:
确定压缩机排气量的因素为()。
第9题:
临界温度
饱和温度
过热温度
过冷温度
第10题:
第11题:
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越容易液化
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越难液化
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越难气化
气体能否液化取决于外加压力的大小,与临界温度无关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其他条件不变,压缩机吸气温度越高,压缩后排气温度越高。
第14题:
临界温度较高的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
第15题:
下面有关临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关于以下气体临界状态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17题:
物质的临界温度(),就越容易液化。
第18题:
当冷凝温度一定时,()越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越大。
第19题:
选择制冷剂时,希望()。
第20题: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以便于在常温下能够液化。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高
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低
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高
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低
第23题:
排气温度
吸气温度
饱和温度
临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