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6-7所示,1、2两种液体,上下分层,测压管1、2中的液面关系是()。A、1高于2B、2高于1C、两者平齐D、不确定

题目

如图6-7所示,1、2两种液体,上下分层,测压管1、2中的液面关系是()。

  • A、1高于2
  • B、2高于1
  • C、两者平齐
  • D、不确定

相似考题
更多“如图6-7所示,1、2两种液体,上下分层,测压管1、2中的液面关”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6-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


    2.4×102 
    考点:
    分析:先求得与顶部等高的液面处的压强,再由F=PS求得压力.
    解答:解:由连通器原理可知,底部的压强与等高处的压强相等,即等于离最高液面h=0.8m-0.6m=0.2m处的压强.则P=ρgh=1.2×103kg/m3×10N/kg×0.2m=2.4×103Pa
    压力为F=Ps=2.4×103Pa×0.1m2=240N
    故答案为:240.
    点评:液体压强只和液柱的高度有关和液体的多少无关.

  • 第2题:

    TCP/IP分层协议模型如图3-1所示。表3-1中的协议,属于应用层的协议有(1),属于网络层的协议有(2),属于链路层的协议有(3)。

    表3-1 协议名称

    图3-1 TCP/IP协议分层概念模型


    正确答案:
    (1)Telnet、SMTP
    (2)ICMP、IPv6
    (3)IEEE802.3、IEEE802.11

  • 第3题:

    如图所示,直杆受扭转力偶作用,在截面1-1和2-2处的扭矩为:



    答案:B
    解析:
    解用截面法(或直接法)可求出.截面1-1处扭矩为25kN.m,截面2-2处的扭矩为—5kN.m
    答案:B

  • 第4题:

    盛水容器a和b的上方密封,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


    答案:A
    解析:
    静止流体中,仅受重力作用的等压面是水平面(小范围)。

  • 第5题:

    通过两种测量手段测得某管道中液体的压力和流量信号如图中的曲线1和曲线2所示,由此可以说明(  )。



    A、曲线1是压力的模拟信号
    B、曲线2是流量的模拟信号
    C、曲线1和曲线2互为模拟信号
    D、曲线1和曲线2都是连续信号

    答案:D
    解析:
    时间和数值都连续取值的信号称为连续信号。连续信号可以用连续的时间函数曲线描述。

  • 第6题:

    如图所示水泵吸水系统,水箱与水池液面高差Z=30m,断面1-1至1-1的总水头损失hw=3mH2O ,则水泵的扬程H至少应为:

    A. 30mH2O B. 33mH2O C. 29mH2O D. 40mH2O


    答案:B
    解析:
    提示:应用有机械能输入的能量方程。

  • 第7题:

    如图所示,两个测压管液面( )。


    A.相同
    B.不相同
    C.左侧高于右侧液面
    D.左侧低于右侧液面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如图6-7所示,1、2两种液体,上下分层, 测压管1、2中的液面关系是( )。

    A. 1高于2 B. 2高于1C.两者平齐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提示:下面的密度大,上面的密度小,2管中的密度大,1管中的密度小。

  • 第9题:

    如图6-6所示,a、b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密度之比γa/γb为()。


    A. 0.6 B. 0.7
    C. 0.8 D. 0.9


    答案:B
    解析:
    提示:等压面以上部分,0.35γb=0.5γa。

  • 第10题:

    如图6-10所示,密闭容器,左测压管内为水银,右测压管内为水,测压管上部均为绝对真空,左侧测压管读数为20cm,则右侧测压管读数为( )cm。

    A. 20 B. 136 C. 272 D. 40


    答案:C
    解析:
    提示:取容器内液面作为的等压面分析,其绝对压强为pHggZ2-pHggZ1。

  • 第11题:

    分液漏斗用于()的两种液体的分层和分离。


    正确答案:互不相溶

  • 第12题:

    单选题
    有甲,乙三箱水果,甲箱重量与乙,丙两箱重量和之比是1:5,乙箱重量与甲,丙重量之和的比是1:2,甲箱重量与乙箱重量的比是:23t.p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TCP/IP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写出该分层体系结构中的第1-4层各层的名称。第3层中常用的协议有哪些?


    正确答案:
    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TCP协议和UDP协议。

  • 第14题: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

    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

    16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_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正确答案:

     

  • 第15题:

    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如图a)所示,动合触点如图b)所示,动断触点如图c)所示,当有额定电压接入线圈后:


    A. 触点KM1和KM2因未接入电路均处于断幵狀态
    B. KM1闭合,KM2不变
    C. KM1闭合,KM2断开
    D. KM1不变,KM2断开

    答案:C
    解析:
    在继电接触控制电路中,电器符号均表示电器没有动作的状态,当接触器线圈KM通电以后常开触点KM1闭合,常闭触点KM2断开。

  • 第16题:

    图(a)所示功率因数补偿电路中,C=C1时得到相量图如图(b)所示,C=C2时得到相量图如图(c)所示,那么(  )。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如图所示水泵吸水系统,水箱与水池液面高差Z=30m,断面1-1至1-1的总水头损失hw=3mH2O ,则水泵的扬程H至少应为:


    A. 30mH2O
    B. 33mH2O
    C. 29mH2O
    D. 40mH2O

    答案:B
    解析:
    提示:应用有机械能输入的能量方程。

  • 第18题:

    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如图a)所示,动合触点如图b)所示,动断触点如图c)所示,当有额定电压接入线圈后:

    A.触点KM1和KM2因未接入电路均处于断开状态
    B.KM1闭合,KM2不变
    C.KM1闭合,KM2断开
    D.KM1不变,KM2断开


    答案:C
    解析:
    提示:在继电接触控制电路中,电器符号均表示电器没有动作的状态,当接触器线圈KM通电以后常开触点KM1闭合,常闭触点KM2断开。

  • 第19题:

    判断如图6-3所示的赤平面投影图中,哪一选项对应的结构面稳定性最好?( )


    A.结构面1
    B.结构面2
    C.结构面3
    D.结构面4


    答案:D
    解析:
    1、2、3、4面走向相同,倾角依次增大。结构面4的倾角大于边坡面,最稳定。

  • 第20题:

    如图6-17所示,水从直径相同的喷嘴喷出,打在平板上,流速分别为1m/s、2m/s, 两种情况下,对板的冲击力之比为( )。

    A. 1:1 B. 1:2 C. 1:4 D. 1:8


    答案:C
    解析:
    提示:R=ρQ(v2x-v1x)=-ρAv2 ,喷口面积一定时,冲击力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 第21题:

    如图6-31所示管路系统,关小1管阀门会使流量发生如下变化( )。

    A. 1管流量减小2管不变,总流量减小 B. 1管流量减小2管加大,总流量不变
    C. 1管流量减小2管加大,总流量减小 D. 1管流量不变2管减小,总流量减小


    答案:C
    解析:
    提示:S1加大则S并加大,S总加大,Q总减小,S并加大则1、2并联段所占损失的比例加大,S2不变,Q2加大,Q1必然减小。

  • 第22题:

    如图所示,由一直径为d,重量为G的活塞浸在液体中,并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液体的密度为ρ,活塞浸入深度为h,试确定液体在测压管内的上升高度x。
    设柱塞侵入深度h处为等压面,即有
    (FG)/(πd2/4)=ρg(h+x)
    导出:x=4(F+G)/(ρgπd2)−h

  • 第23题:

    单选题
    如图6-7所示,1、2两种液体,上下分层,测压管1、2中的液面关系是()。
    A

    1高于2

    B

    2高于1

    C

    两者平齐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