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长度1km以上的隧道,隧道洞内起爆站距爆破位置不得小于()。”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建300km£¯h及以上铁路、长度超过1km的隧道及隧道群地段,必须采用有砟轨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硬岩隧道爆破后,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小于( )。

    A:60mm/s
    B:70mm/s
    C:80mm/s
    D:90mm/s

    答案:C
    解析:
    硬岩隧道爆破后,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蠃垂直向振动速度小于80mm/s。

  • 第3题:

    关于爆破后应达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炮眼利用率分别为90%、95%、100%
    B: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
    C: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分别小于50mm/s、80mm/s、120mm/s
    D:硬岩隧道爆破后,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若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
    A选项,中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炮眼利用率应分别达100%、95%、90%以上,因此A选项错误,其他选择均符合要求。

    答案:B,C,D
    解析:
    爆破后效果应达到下列要求:
    (1)软弱围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大的剥落或坍塌;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1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50mm/s;炮眼利用率达100%;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
    (2)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8m: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80mm/s;炮眼利用率达95%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
    (3)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5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120mm/s;炮眼利用率达90%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

  • 第4题:

    隧道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苦味酸、黑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开挖铁路隧道爆破常用起爆方法有()。

    • A、火雷管起爆法
    • B、电雷管起爆法
    • C、导爆索起爆法
    • D、导爆管起爆法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横洞是一种辅助施工效果很好的辅助坑道,应该()

    • A、尽量采用
    • B、长度3km以上的隧道才采用
    • C、长度1km以上的隧道才采用
    • D、地质条件好时不采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隧道开挖使用的爆破材料()。

    • A、常用炸药
    • B、起爆材料
    • C、电起动器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长度不小于300m的隧道,起爆站应设在洞口侧面()以外。

    • A、40m
    • B、50m
    • C、60m
    • D、80m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当工作区起点距隧道入口大于1km时,隧道入口应增设()。

    • A、警示标志
    • B、导向标志
    • C、施工标志
    • D、交通引导人员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隧道光面爆破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钻设炮眼时应尽量利用残孔

    B

    周边眼间距应小于辅助眼间距

    C

    爆破时应使掏槽眼首先起爆

    D

    掏槽眼应布置于隧道轮廓线上

    E

    应采用微差爆破提高光爆效果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施工企业施工交通隧道,应满足的要求包括()。
    A

    隧道在平面上宜布置为直线

    B

    机车交通隧道的高度应满足机车以及装运货物设施总高度的要求,宽度不应小于车体宽度与人行通道宽度之和的1.2倍

    C

    汽车交通隧道洞内单线路基宽度应不小于2.0m,双线路基宽度应不小于3.0m

    D

    长度100m以上的隧道内应设有照明设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隧道开挖爆破起爆站设置要求。

    正确答案: 1、非长大隧道掘进爆破时,起爆站应设在硐口侧面50米以外;
    2、长大隧道在硐内的避车洞中设立起爆站时,起爆站距爆破位置应不少于300米,并能防飞石、冲击波、噪声对人员的伤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隧道工程施工中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说法错误的有( )。

    A.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B.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由专人负责
    C.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风量,风速不得大于5m/s
    D.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得小于0.1m/s,导洞内风速不得小于0.25m/s
    E.通风机应装有保险装置,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要点。选项C,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风量,风速不得大于6m/s;选项D,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得小于0.15m/s,导洞内风速不得小于0.25m/s。

  • 第14题:

    关于爆破后应达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炮眼利用率分别为90%、95%、100%
    B.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
    C.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分别小于50mm/s、80mm/s、120mm/s
    D.硬岩隧道爆破后,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若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

    答案:B,C,D
    解析:
    爆破后效果应达到下列要求:(1)软弱围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大的剥落或坍塌;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1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50mm/s;炮眼利用率达100%;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2)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8m: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80mm/s;炮眼利用率达95%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3)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5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120mm/s;炮眼利用率达90%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A选项,中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炮眼利用率应分别达100%、95%、90%以上,因此A选项错误,其他选择均符合要求。

  • 第15题:

    隧道爆破正确的起爆顺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确的起爆顺序:先爆破的炮眼为后续爆破的炮眼减小岩石的夹制作用和增大临空面,
    创造更好的爆破条件。同时起爆的一组炮眼,能共同作用,爆炸力更强。为了保证正确地按设计顺序起爆,应使用毫秒雷管,这样爆破就能由里向外,一层一层地准确剥离、破碎,达到高的炮眼利用率和平整的开挖轮廓。
    光面爆破起爆顺序是先掏槽,后辅助,再周边,由里向外分层起爆。应根据雷管的延期时间(ms)的长短来安排起爆雷管。

  • 第16题:

    根据《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隧道施工时,隧道内供电线路架设,110V以下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380V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6-10kV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


    正确答案:JTGF90-2015;2;2.5;3.5

  • 第17题:

    简述隧道开挖爆破起爆站设置要求。


    正确答案: 1、非长大隧道掘进爆破时,起爆站应设在硐口侧面50米以外;
    2、长大隧道在硐内的避车洞中设立起爆站时,起爆站距爆破位置应不少于300米,并能防飞石、冲击波、噪声对人员的伤害。

  • 第18题:

    为防止炮烟中毒,隧道爆破时,应将洞内所有人员撤到洞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长度1km以h的隧道,隧道洞内起爆站距爆破位置不得小于()。

    • A、150m
    • B、200m
    • C、250m
    • D、300m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长度小于300m的隧道,起爆站应设在洞口侧面()以外。

    • A、40m
    • B、50m
    • C、60m
    • D、80m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隧道爆破正确的起爆顺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确的起爆顺序:先爆破的炮眼为后续爆破的炮眼减小岩石的夹制作用和增大临空面,
    创造更好的爆破条件。同时起爆的一组炮眼,能共同作用,爆炸力更强。为了保证正确地按设计顺序起爆,应使用毫秒雷管,这样爆破就能由里向外,一层一层地准确剥离、破碎,达到高的炮眼利用率和平整的开挖轮廓。
    光面爆破起爆顺序是先掏槽,后辅助,再周边,由里向外分层起爆。应根据雷管的延期时间(ms)的长短来安排起爆雷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隧道爆破警戒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

    非长大隧道掘进时,起爆站应设在洞口侧面50m以外

    B

    待警戒人员到达起爆站后,确认隧道内无人方可进行起爆

    C

    长大隧道在洞内的避车洞中设立起爆站时,起爆站距爆破位置应不小于200m

    D

    隧道爆破时,所有人员和机械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隧道洞内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撤离的安全距离应为:独头巷道内部小于()m;相邻上下坑道内不小于()m;

    正确答案: 200,10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