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黄土场地中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深为4.0m,有效加固半径为0.5m,碱液充填系数为0.6,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率为0.45,处理该场地时,单孔碱液灌注量为()。A、1000LB、1050LC、1100LD、1150L

题目

某黄土场地中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深为4.0m,有效加固半径为0.5m,碱液充填系数为0.6,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率为0.45,处理该场地时,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 A、1000L
  • B、1050L
  • C、1100L
  • D、1150L

相似考题
更多“某黄土场地中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深为4.0m,有效加固半径为0”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 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 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 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2)如单孔碱液灌注量为900L,加固厚度为( )m。
    A. 4.0 B. 4.02 C. 5.2 D. 5.2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6. 2. 7 ~ 16. 2. 8条,加固厚度
    的计算公式为:h=l+r。
    式中,l为灌注孔长度,从注液管底部到灌注孔底部的距离;r为有效加固半径。

  • 第2题:

    碱液法加固地基,拟加固土层的天然孔隙比为0.82,灌注孔成孔深度6m,注液管底部在孔口以下4m,碱液充填系数取0.64,试验测得加固地基半径为0.5m,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单孔碱液灌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32m3
    B. 0.37m3
    C. 0.62m3
    D. 1.10m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8.2.3条第4款规定,碱液加固土层的厚度h,可按下式估算:
    h=l+r
    灌注孔长度l为从注液管底部到灌注孔底部的距离,即:l=6-4=2m。
    代入数据,可得:
    h=l+r=2+0.5=2.5m
    由第7款规定,每孔碱液灌注量可按下式估算:
    V=aβπr2(l+r)n
    n为拟加固土的天然孔隙率:



    代入数据计算得:
    V=aβπr2(l+r)n=0.64×1.1×3.14×0.52×2.5×0.45=0.62m3

  • 第3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 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 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 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1)如有效加固半径取0.4m,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L。
    A. 700 B. 780 C. 825 D. 900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用碱液法加固地基时,灌注碱液的速度应控制在( )L/min。

    • A、2~5
    • B、5~10
    • C、7~12
    • D、10~15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有效加固半径取0.4m,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 A、700L
    • B、780L
    • C、825L
    • D、900L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采用碱液加固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碱液应()。

    • A、在常温下注入土中
    • B、加热到60~80℃后再注人土中
    • C、加热到70~90℃后再注人土中
    • D、加热到90~100℃后再注人土中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多选题
    采用碱液法加固黄土地基时,双液是指()。
    A

    硅酸钠溶液

    B

    烧碱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不正确。()
    A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B

    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

    C

    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

    D

    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建筑地基采用强夯法处理,拟采用夯锤质量10t,落距12m,梅那修正系数为0.6。试问:其加固深度为()m。()
    A

    6.2

    B

    6.6

    C

    7.2

    D

    7.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单液硅化法处理,场地尺寸为30m×30m,处理土层深度为7.0m,采用浓度为12%的水玻璃溶液掺2.5%的氯化钠,要求灌注时水玻璃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地基土天然孔隙比为1.0,填充系数为0.6,水玻璃出厂时比重为1.4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加固该场地时需从工厂购进水玻璃()t。
    A

    650

    B

    660

    C

    670

    D

    6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采用碱液加固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碱液应()。
    A

    在常温下注入土中

    B

    加热到60~80℃后再注人土中

    C

    加热到70~90℃后再注人土中

    D

    加热到90~100℃后再注人土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中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深为4.0m,有效加固半径为0.5m,碱液充填系数为0.6,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率为0.45,处理该场地时,单孔碱液灌注量为()。
    A

    1000L

    B

    1050L

    C

    1100L

    D

    1150L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下图,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某黄土场地中拟建建筑物轮廓为20m×30m,采用单液硅化法消除地基湿陷性,满堂三角形布桩,钻孔间距为0.8m,压力灌注,湿陷性黄土层厚5.0m,孔隙比为0.95,灌注时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为1.14,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为0.7,加固该场地需用硅酸钠溶液( )t。(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A. 1166 B. 1265 C. 1317 D. 1368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6. 2. 2条:
    地基加固前,土的平均孔隙率为:n=e/(1+ e)= 0.95/(1+0.95)=0.487;
    拟加固湿陷性黄土的体积为:V=20×30×5=3000m3;
    则硅酸钠溶液的用量为Q=Vndsα=3000×0.487×1.14×0.7= 1165. 9t。

  • 第15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碱液法加固,已知灌注孔长度10m,有效加固半径0.4m,黄土天然孔隙率为50%,固体煤碱中NaOH含为85%,要求配置的碱液度力100g/L,设充填系数a =0.68,工作条件系数β取1.1,则每孔应灌注固体烧碱量取以下哪个值合适?
    (A) 150kg(B) 230kg(C) 350kg(D) 400kg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处理()地基。()

    • A、粉土或砂土
    • B、黏性土
    • C、湿陷性黄土
    • D、素填土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不正确。()

    • A、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 B、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
    • C、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
    • D、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m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采用碱液法加固黄土地基时,双液是指()。

    • A、硅酸钠溶液
    • B、烧碱溶液
    • C、氯化钙溶液
    • D、氯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单选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 )中的场地地基。
    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14m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
    A

    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

    B

    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

    C

    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D

    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4节规定,处理湿陷性土层,常用方法为土桩挤密、灰土桩挤密。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1条第1款规定,灰土挤密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厚度宜为3m15m。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附录A表A.0.1规定,静压桩法适用于桩身穿越土层为:一般黏性土及其填土、淤泥和淤泥质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端土层为:硬黏性土及密实砂土等。B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7.1条规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于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已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D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附录A表A.0.1规定,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适用于桩身穿越土层为:一般黏性土及其填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间有硬夹层,桩端土层为:硬黏性土、软质岩石和风化岩石。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碱液法加固,已知灌注孔长度10m,有效加固半径0.4m,黄土天然孔隙率为50%,固体煤碱中NaOH含量为85%,要求配置的碱液度为100g/L,设充填系数a=0.68,工作条件系数β取1.1,则每孔应灌注固体烧碱量取(  )最合适。[2007年真题]
    A

    150kg

    B

    230kg

    C

    350kg

    D

    400kg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8.2.3条第7款规定,每孔应灌碱液量为:
    V=αβπr2(l+r)n=0.68×1.1×3.14×0.42×(10+0.4)×0.5=1.95m3根据第8.3.3条第3款,每1m3碱液的固体烧碱量为:
    Gs=1000M/p式中,M为碱液浓度(kg/L),M=0.1kg/L;p为固体烧碱中NaOH含量(%),p=0.85。
    则:
    Gs=1000M/p=1000×0.1/0.85=117.6kg则每孔应灌注固体烧碱量为:1.95×117.6=229(kg)。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  )较合理。
    A

    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

    B

    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

    C

    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D

    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6.1.1条第2款规定,甲类建筑地基的湿陷变形和压缩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土层或岩层上,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一般湿陷性黄土地基,应将基础底面以下湿陷性黄土层全部处理。根据第6.2到第6.7条,湿陷性黄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水法等等;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2条第9款可知,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且不宜大于250kPa,C项可满足题中要求。

  • 第23题:

    单选题
    用碱液法加固地基时,灌注碱液的速度应控制在( )L/min。
    A

    2~5

    B

    5~10

    C

    7~12

    D

    10~1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单孔碱液灌注量为900L,加固厚度为()。
    A

    4.0m

    B

    4.02m

    C

    5.2m

    D

    5.22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