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消防站建筑物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应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
第4题:
GB50011规范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乙类建筑是否要再提高?
第5题:
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第6题:
7度(0.10g)
7度(0.15g)
8度(0.20g)
9度(0.30g)
第7题:
按8度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包括计算和抗震设计)
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
第8题: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第9题: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第10题: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第11题:
6
7
8
9
第12题:
对于一般工程应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其场所所在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场地类别调整后,作为设计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代表值
抗震设防类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比基本烈度提高2度作为设计烈度
施工期短暂时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空库期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地区内的建筑,一般地,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第16题:
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第17题: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抗震设防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桥梁,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丁类桥梁抗震措施均应符合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要求
当地震基本烈度为6-8度时,甲类桥梁应按对应的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第19题:
0.04
0.08
0.12
0.16
第20题:
甲类
乙类
丙类
丁类
第21题: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
第22题:
6度
7度
8度
9度
第23题: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本地区基本烈度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