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于控制风险水平与实质性审查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题:
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以分析程序和交易测试为主,并将审计程序的执行主要安排在期中进行,表明注册会计师( )。
A. 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B. 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C. 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D. 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对内部控制的高信赖程度说明控制风险为(),审计人员可以较多地信赖、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实质性测试。
第9题:
高水平;更多的
低水平;更多的
高水平;有限的
低水平;有限的
第10题:
中等控制风险
高控制风险
风险水平不确定
低控制风险
第11题:
将控制风险估计为低水平
将控制风险估计为高水平
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扩大符合性测试范围
第12题:
控制风险始终大于零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
如果内部控制足够健全有效,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
第13题:
当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
A.评估控制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B.评估控制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C.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D.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当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估时,内部审计人员应()。
第20题:
如果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为最高则()。
第21题:
高水平;有限的
低水平;更多的
高水平;更多的
低水平;有限的
第22题:
可减少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可执行很小范围的内部控制测试
应执行更大范围的实质性测试
内部控制可信赖程度较低
第23题:
甲公司2005年未调整了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和方针未发生变化,固有风险应评估为低水平
甲公司2005年有关内部控制发生教大变化时,控制风险应评估为高水平
因为对甲公司2004年度财务收支进行过审计,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确定为高水平
根据甲公司的实际情况,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确定为低水平
第24题:
对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范围最大
需要实施较大范围的实质性测试
采取主要证实法
采取低估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