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审计对象的总体时,要考虑的方面有()。
第1题: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应保证(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完整性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总体比例估计时,样本量的确定经常要考虑到总体比例的大小,当总体比例未知时,出于谨慎考虑,一般假定总体比例为()。
第5题:
以下哪项是首席审计官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时要考虑组织战略计划的理由?()
第6题:
审计人员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考虑哪些事项?
第7题: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确定。
第8题:
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第9题:
审计目标和分层
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和预期总体误差
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第10题:
重大的行业发展情况
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第11题:
总体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总体中项目的可辨性
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
总体中项目的充分性
总体项目的差异
第12题:
第13题:
注册会计师为了实施抽样而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应保证( )。
A.审计对象总体应符合具体审计目的
B.审计对象总体必须包括被审计经济业务或资料的全部项目
C.根据审计目的及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抽样总体
D.依据不同的要求和方法选取抽样单位以构成抽样总体
第14题:
第15题:
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
第16题:
在使用抽样技术时,何时可以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
第17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相关。
第18题:
在确定样本量时,审计人员应考虑()。
第19题:
企业在确定培训对象时,要考虑的原则包括哪些?
第20题:
在实施审计抽样时,()不是每次抽样都必须考虑的,而是需要根据抽样总体的变异性决定是否进行。
第21题:
可靠程度和抽样风险
可容忍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
总体规模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