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银行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可作为压力测试的假设情况。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第4题:
下列关于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监管要求,不正确的是()。
第5题:
下列属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应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实现的功能的是?()
第6题:
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在可能情况下,应当参考以往出现的影响银行或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对压力测试结果实施事后检验;压力测试结果和事后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
在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以及制定业务发展和财务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压力测试结果,必要时应当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
集团层面无需实施压力测试;只有当存在流动性转移限制等情况时,才对有关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实施压力测试
第7题:
合理审慎设定并定期审核压力情景
合理审慎设定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求并持续经营的最短期限
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定期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实施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
第8题:
压力测试
情景分析
内部评级
流动性风险预警
第9题:
压力测试帮助量化肥尾(FatTail)风险和重估模型假设
压力测试不仅能说明事件的影响程度还可以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压力测试越多,意味着风险管理水平越高
压力测试可提高商业银行对其自身风险特征的理解,推动其对风险因素的监控
压力测试可以评估商业银行在盈利性和资本充足性两方面承受压力的能力
第10题:
各商业银行应采用相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来识别、监测、管理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只需要对压力状况下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应涵盖银行的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境内外所有可能对其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
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时,只需分析流动性风险自身,不需要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
第11题:
每月度
每季度
每半年
每年
第12题:
及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
支持对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
支持对大额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
支持对融资抵(质)押品信息的监测
支持在不同假设情景下实施压力测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频率应当与商业银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常规压力测试应当至少()进行一次,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增加压力测试频率。
第16题:
商业银行建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第17题:
压力测试有助于商业银行深刻理解并预测在特定风险因素作用下,其整体流动性风险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 )
第18题:
银行应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
银行应通过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分析其承受短期和中长期压力情景的能力,以提高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履行支付义务的能力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其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
银行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
商业银行要制订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确保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支持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
支持对大额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
支持在不同假设情景下实施压力测试
计算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并在必要时提高监测频率
第22题:
压力测试的假设情景应当审慎合理,对假设理由应当进行详细说明
压力测试应当充分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市场流动性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和压力情景对各项流动性风险要素的影响及其反作用
应当明确抵御流动性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最短生存期应当不低于一个月
实施压力测试的频度固定为每季度一次,不需要根据商业银行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进行调整
第23题:
Ⅰ、Ⅱ、Ⅲ
Ⅰ、Ⅱ、Ⅳ
Ⅰ、Ⅲ、Ⅳ
Ⅱ、Ⅲ、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