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可以分流柜面业务,缓解银行裁减机构和人员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点从交易型向销售型转变,提高银行经营效率,支撑银行在业务量迅猛增长、网点和人员不断收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经营和发展。这是电子银行()重要作用的充分体现。
第1题:
第2题:
在已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中,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通过电子银行平台和渠道办理的银行业务本身的风险。
第3题:
2006年3月1日银监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电子银行发展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4题:
金融机构应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特性,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的责任,有效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六条)
第5题:
金融机构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应提交以下哪些文件、资料()
第6题:
金融机构根据业务发展或管理的需要,可以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交换或转移部分电子银行业务数据。()
第7题:
柜面电子银行注册
电子银行密码修改
柜面电子银行维护
柜面电子银行注销等业务
第8题:
识别
监测
评估
控制
第9题:
围绕各经营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方向,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各经营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重点,推动电子银行业务跨越式、嫁接式发展
围绕全行电子银行发展战略,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全行电子银行经营发展战略,推动电子银行业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第10题:
经营活动正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在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前二年内,主要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电子银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按照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设施和系统,并对相关设施和系统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检测和业务测试
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情况和业务运营设施与系统等,进行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安全评估
第11题:
识别
报告
评估
控制
监测
第12题:
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正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在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前1年内,金融机构的主要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电子银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按照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设施和系统,并对相关设施和系统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检测和业务测试
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情况和业务运营设施与系统等,进行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安全评估
建立了明确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部门,配备了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13题: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通过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同时妥善处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最大限度地剔除风险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干扰,提升电子银行业务的品质,树立电子银行业务的品牌和口碑,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14题:
电子银行提供给客户的增值服务主要有()
第15题:
电子银行个人柜面业务中使用了以下()凭证。
第16题: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的原则,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保证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5条)
第17题:
电子银行业务中()交易不要求必须客户本人亲自办理,可以代办。
第18题:
识别
管理
评价
有效控制
评估
第19题:
分流柜面业务
降低经营成本
支持业务经营转型
提高服务能力
第20题:
经营活动正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在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
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电子银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按照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和安全策略,建立了电子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设施和系统,并对相关设施和系统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检测和业务测试
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情况和业务运营设施与系统等,进行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安全评估
建立了明确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部门,配备了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21题:
扩大电子银行客户规模
提高电子银行有效客户占比及电子渠道的盈利能力
深化电子渠道分流作用
强化电子银行对全行的服务能力
第22题:
由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报告
拟申请的电子银行业务类型及拟开展的业务种类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
电子银行业务运营设施与技术系统介绍
电子银行业务系统测试报告
第23题:
分流客户,减轻柜面压力
降低银行成本
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能进一步提高银行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