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关联企业保证担保风险的环节包括()。
第1题:
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
第2题:
对于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不良贷款,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第3题:
关于集团客户担保管理,表述正确的有()。
第4题:
为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分类管理,对次级类贷款要重点监控企业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关注客户重大经营情况变化,防范关联企业风险,积极对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清偿和保全,加强贷款抵(质)押管理和对贷款保证人的监控,确保抵押物的足值和担保的有效。
第5题:
贷款保证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第6题:
社团贷款管理联社要建立不良记录预警查询系统和不良客户“黑名单”制度,对关联企业进行实时监测,设置预警信号,提示风险变化,及时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防止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逃废信用社债务。
第7题:
关联企业独立性差,保证担保虚化
信用膨胀,过度授信
信息不对称,风险信号钝化
企业易于逃废债务,金融机构监管难
企业规模小,财务实力弱
第8题:
关联企业独立性差,保证担保虚化
信用膨胀,过度授信
信息不对称,风险信号钝化
企业易于逃废债务,金融构监管难
企业规模小,财务实力弱
第9题:
保证人经营情况是否正常,复测信用等级是否下降,是否存在过度融资、过度担保
保证人与借款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关联交易,是否涉及风险担保圈,是否存在违规开展关联交易、挪用农业银行贷款资金等影响农业银行债权的行为
担保合同期内,无需考虑保证人担保意愿
保证人履约情况,保证人本人的贷款及其担保的贷款是否出现逾期、欠息或进入不良,是否存在应代偿未代偿
第10题:
一般保证
关联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
第11题:
主从合同签订
保证人的保证意愿
贷款展期
关联人交叉担保或互保
第12题:
虚假担保人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资格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
公司互保
保证手续不完备,保证合同产生法律风险
第13题:
根据《担保法》,在债务到期时,债务人没有还款,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还款,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还款责任的担保方式为()
第14题:
强化风险防控的措施不包括()。
第15题:
关联企业担保所存在的问题有()。
第16题:
第二还款来源风险防范要点:()
第17题:
保证担保贷款的管理要点包括()
第18题:
集团客户担保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保证手续不完备,保证合同产生法律风险
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资格
虚假保证人
保证人为民营企业
第20题:
保证人经营情况是否正常,复测信用等级是否下降,是否存在过度融资、过度担保
保证人与借款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关联交易,是否涉及风险担保圈,是否存在挪用农业银行贷款资金等影响农业银行债权的行为
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担保意愿、代偿能力是否降低
保证人履约情况,保证人本人的贷款及其担保的贷款是否出现逾期、欠息或进入不良,是否存在应代偿未代偿
第21题:
落实有效抵、质押担保
增加集团授信额度来降低关联担保比例
逐步压缩保证担保占比
增加有效抵、质押担保或非关联企业担保比重
第22题:
参与公司管理,确保债权安全
切实防范法律风险,防止保证担保虚化
整体信用控制,防止过度授信
整体关联企业联保,防止逃废债务
第23题:
在核定集团客户整体授信额度时,由集团内关联企业提供的保证担保原则上不得超过农业银行拟核定集团客户整体授信额度的30%
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或经有权行批准可以信用方式用信的集团客户,为降低授信风险而追加集团保证担保的,可不计算在内部关联保证担保额度之内
当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保证担保额度超过其在各家金融机构用信总额的30%时,应视风险状况发出预警信号
集团客户成员企业核定授信额度时,对于同一笔用信中同时存在多种担保方式的,在测算关联担保比例时抵押、质押部分不得从关联担保额度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