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提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核他人的知名商品混淆,是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以下的罚款。
第1题:
以下行为哪些构成不正当竞争?( )
A.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C.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D.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第2题:
经营者不得采用损害竞争对手的市场交易,其不正当手段是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C.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D.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E.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第3题: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判断是否构成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第5题:
假冒或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擅自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造成或足以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
第6题:
下列行为中,可以认定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有()。
第7题: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有()
第8题: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以下的罚款。
第9题:
4倍
5倍
2倍
3倍
第10题:
名称、商号、装潢
名称、包装、工艺
才智、包装、装潢
名称、包装、装潢
第11题:
6倍
5倍
4倍
3倍
第12题:
对知名商品的名称作相同的使用,多数购买者发生误认
对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作近似使用,少数购买者发生误认
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作相同的使用,购买者可能会发生误认
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作相同的使用,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
第13题:
A、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知名商品相同或相似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B、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知名商品相同或相似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在非相同非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知名商品相似的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D、将他人知名餐饮服务特有的装饰、装修风格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
第14题:
经营者不得采用损害竞争对手的市场交易,其不正当手段是( )。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以为是他人的商品
C.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D.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E.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第15题: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罚款。
第16题:
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能发生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
第17题: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中的“特有”,是指()
第18题:
擅自对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的使用,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的,即可认定为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第19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商业混淆行为的有()。
第20题: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是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以下的罚款。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4倍
5倍
2倍
3倍
第23题:
是否属于擅自使用
是否构成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是否做相同或者近似的使用
是否造成导致市场混淆和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