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在英国,父母从孩子童年时期起,就注意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关注与兴趣,培养读书“童子功”。英国很多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的习惯。读书习惯一经养成,会陪伴孩子终生。英国公共图书馆之多,令人印象深刻。就拿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区来说,面积不大,却有着大小12个图书馆。走在英国各地的小城市,每城必备的设施,除了教堂,一定就是图书馆了。这些星罗棋布的图书馆,大多服务意识很强,经常定期举办各类活动,真正起到了知识“充电器”的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一年,对美国基础教育进行了跟踪观察。在与美国小学的校长、教师、心理专家、家长、小学生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访谈后探知:美国人的阅读习惯既非天生如此,亦非文化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美国小学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质优量足,藏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俱佳,数量为在校学生人数的10倍左右,不同难度的书比例适当,每年更新部分藏书。美国小学生入学时获得一张印有自己姓名和学号的学校图书证。美国小学一般规定,小学生每周一自己去学校图书馆,登记借书,带回家阅读,每周五归还。一年级小学生每周可借一本书,每升高一个年级,最大借书量就增加一本。中午用餐后的休息时间,学生除在操场上活动,也可以自由出入全天开放的学校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或使用电脑阅读电子儿童读物。此外,小学生们每周按班级去校图书馆听图书管理员和志愿者阅读。阅读者根据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进行书籍选择,学生们大多非常享受这一过程,积极地参与互动。 阅读也是美国小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活动。美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英语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没有统一教材,学校和老师有权根据所在各州的课程标准,自行选择教材供学生阅读,并作为学习单词、语法、写作的部分教育资源。此外,美国小学每天都有大约2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班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放书的收纳盒,里面放着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需要提供的约十本读物,每月更新一次,供学生自由取阅。美国小学通过布置每天的阅读作业,引导孩子们的课后阅读。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有必须完成的阅读作业,二年级学生每天必须完成15分钟以上的阅读作业,每日阅读时间随年级增加。 少儿英语专家安妮鲜花通过女儿在加拿大几年的学习生活,对加拿大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女儿上学前班时,学校还邀请了公共图书馆的老师来学校图书馆给家长们示范如何陪孩子阅读。示范完毕后,讲课的公共图书馆老师给家长发资料,介绍图书馆的各种支持孩子阅读的活动,以及如何借书选书,当场给孩子们办图书卡,并且强调家长要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 学期快结束时,学生带回来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暑假50Nights阅读活动的通知。下学年开学前完成50个晚上的阅读(也是要求每次至少15分钟),就可以参加公共图书馆读书会的颁奖典礼,并且可以领取一个奖牌。除了学校、图书馆外,温哥华的大型连锁书店每周还有一次免费的StoryTime,由专业的人员讲最新的StoryBook。讲完故事后还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动手做故事中的各种小动物或者画画,并且提供免费的零点,孩子们非常喜欢。安妮鲜花说,“以前一直听说国外的孩子没有作业,整天就是玩。其实现在看,孩子的阅读是北美教育最重视的一项作业。一般北美的孩子,每周读5-10本书是很正常的,有些会更多。表面看,孩子们读的都是一些杂书,似乎和学习不搭边。但是,就是这些杂书,使孩子的阅读速度在二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就能赶上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成年人读英语图书的速度,在中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世界名著了。而由阅读而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更不用说了。” 国外在中小学阅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请仔细阅读上述资料,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要求:分析到位,言简意赅,具有针对性;不超过300字。
第1题:
英国人认为应该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负责,现实原则是第一位的,而亲情是第二位的。父母应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E1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向社会检讨。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英国人不娇宠、溺爱自己的孩子
B.英国人认为“子不教,父母之过”
C.在英国的家庭教育中,亲情显得并不重要
D.如果孩子成人后不能适应社会,父母应当向社会检讨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第5题:
父母在抚养孩子时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第6题:
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经常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型的。
第7题:
生活在继父母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社会或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可能出现一些行为问题。针对这类孩子的问题进行干预的一个根本且富有成的策略是()。
第8题:
第9题:
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他们充满信心,积极鼓励他们,想方设法开发他们的智力,将他们引上成长之路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品格
父母要教育孩子,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父母要注意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对这些孩子进行小组辅导
通过与孩子的父母沟通,进行家庭会谈甚至家庭治疗来解决家庭问题
对这些孩子的老师开展工作,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
第12题:
阅读能力需要培养
要鼓励孩子多提问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不要占用孩子游戏的时间
第13题:
父母不可能整天与他们的未成年孩子待在一起。即使他们能够这样做,他们也并不总是能够阻止他们的孩子去做可能伤害他人或损坏他人财产的事情。因此,父母不能因为他们的未成年孩子所犯的过错而受到指责或惩罚。
如果以下一般原则成立,哪一项最有助于支持上面论证中的结论?
A.人们只应该对那些他们能够加以控制的行为承担责任。
B.在司法审判体系中,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未成年孩子。
C.未成年孩子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受到成年人的监管。
D.父母有责任教育他们的未成年孩子去分辨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哈萨克族家庭中,孩子从懂事起,父母便要求他们记住五代内长辈的名字。
第17题:
爱因斯坦从“低能儿”到“科学巨人”的成长过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第18题:
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这是()型教养方式的特征。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两个孩子过去生活很贫困
两个特困生是农民的孩子
采访的对象是种地的人
孩子的父母能够承受一切
第23题:
溺爱
专制
民主
放任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