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在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村村寨寨,穿着布鞋、一身农民打扮的吴金印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都是笑脸相迎。吴金印能叫出全镇每个村组干部的名字,跟大多数村民都熟识。他说,跟群众在一起,情况明,心里暖,就跟鱼儿在水中一样,自在,舒坦。 都说吴金印工作上的办法多、点子多,他说,我有多大能耐啊?很多办法和点子都是从群众那里得来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办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跟群众一商量,办法就有了。” 在狮豹头工作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用8年时间改河造田,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沧河造田。沧河造田的核心工程,是在羊湾一带的棋盘山上打洞,取直河道,裁湾造田。这个裁湾造田的点子,就是群众想出来的。 吴金印白天跟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同群众一起讨论。最后,他综合归纳群众意见,组织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两年多时间绿化了2000多亩荒山。 吴金印刚到唐庄工作的时候,每天骑自行车到各村走访群众。有一天,他来到镇西北部的后沟村。这里靠山临沟,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跟群众聊起如何脱贫致富的话题,村民窦全福说:“咱这儿靠山,有石头,如果把路修通了,建石砟厂,兴许能发财。交通方便的地方,有人搞这个就发了财。”他的话,让吴金印眼前一亮。他沿着这个思路进行调研,最终提出了“西抓石头”即发展石头经济的思路,使西边几个村子的群众迅速富裕起来。 唐庄镇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当年提出“西抓石头”的发展思路后,全镇一度出现了上百家石料加工厂。但多数厂工艺落后,没有除尘设备,致使唐庄一度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 盆窑村村民张泳是当时全镇拥有石料加工厂最多的老板。“我的3家加工厂全在107国道两边,行人从附近经过后,身上立即留下一层粉尘。”张泳说,“最受影响的是两边的庄稼和果树,粉尘影响了授粉,结出来的桃子又小又难看。” 说起这段“弯路”,作为唐庄镇“领头人”的吴金印毫不回避。“石料加工厂在发展全镇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方面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一对照,我们确实是污染大户。” 就这样,吴金印带着全镇领导干部,一边检讨和调整工作思路,一边痛下决心革除污染企业。如今,当年受污染最重的107国道两边都栽上了树,12个环保型石料加工厂分别集中在唐庄镇新建设的两个园区内。 “北抓林果”的思路,也是来自一次走访。 那是1988年秋天,三个月没下雨,唐庄北部的丘陵,庄稼旱得卷了叶。当检查旱情的吴金印来到侯庄村地界时,突然看见一片浓郁的绿,走近一看,是一片山楂园,枝繁叶茂,山楂果红成一片。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农正在侍弄山楂树,吴金印上前搭讪,问他咋会想到种山楂。老人说,山楂树是铁杆庄稼,最顶旱。吴金印又问他,山楂园一亩能收入多少,老人说,弄好了可以收入千把块。老人还告诉他:“咱这儿的地,种旁的不中,种果树中。”吴金印不由得眉毛一扬:“这是个好点子!” 据此,唐庄镇提出了在北部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的思路。几年之后,这里建成了万亩林果基地,搞了个“中国唐庄桃花节”,每年春天吸引着来自中外的10多万名游客。承包果园的人家都发了财,有了私家车,住上了别墅。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吴金印就会到群众中间去,跟他们商量解决办法。唐庄镇有个山庄村,1997年的时候,村民提出来想让镇里帮助他们修条水泥路。吴金印带着几个镇干部住到这个村,跟群众商量修路的事,最后商量的意见是:修路的经费主要由镇财政支出,每家每户多少兑一点钱,村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参与修路。绝大部分村民同意这个方案,并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有两户村民不同意出钱,但同意出工。有一户村民,既不同意出钱,也不同意出工。 吴金印召开村民大会,就最后一户村民的态度让大伙讨论。群众站出来说话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那人说得无地自容。他低下了头,真诚道歉并履行了义务。结果镇里出钱,村民出力,把这个村的路修通了。 吴金印经常拿这些事例,跟唐庄镇的干部讲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说,咱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老百姓高明,不能到了一个地方就指手画脚瞎指挥。群众在基层,最能吃透情况,并且整天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实际。我们当干部的,如果放着恁好的老师不去请教,岂不是傻子? 假设你是L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上述资料,以“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为题,为政府网站撰写一篇新闻稿。 要求: (1)内容具体,论述充分; (2)表述准确,条理清晰; (3)不超过350字。
第1题:
A.修饰是赢得交往对象好感与尊重的重要条件
B.涉外人员应使自己穿着打扮符合自己特定角色
C.涉外人员要有意无意地特别突出自己
D.涉外人员应使自己穿着打扮不触犯东道主一方的禁忌
第2题:
穿着打扮要合体、合适、()。
第3题:
适宜偏瘫老人穿着的鞋子是()
第4题:
涉外人员在穿着打扮须遵守的常规主要包括()。
第5题:
最应避免的穿着打扮的失礼之处有哪些?
第6题:
在社交场合中,对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时尚、()、个性。
第7题:
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穿着打扮基本要求()。
第8题:
皮皮穿着一双()
第9题:
仪表就是人的穿着、打扮。
第10题:
硬底皮鞋
拖鞋
易于穿着的皮鞋或布鞋
坡跟皮鞋
第11题:
皮鞋
布鞋
红皮鞋
第12题:
第13题:
营业员的仪表主要指()。
第14题:
在安检过程中,若遇到一名穿着另类、打扮夸张的旅客,安检人员应做到()
第15题:
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应以()为主要风格。
第16题: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将是否注重自身的穿着打扮与是否尊重交往对象直接挂钩。
第17题:
()躲在床底下的戚芳看见万震山穿着什么鞋?
第18题:
涉外人员穿着打扮的“三色法则”,其义为()。
第19题:
玩具《红舞鞋》中的嘉伦穿着()走进教堂。
第20题:
资料:在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村村寨寨,穿着布鞋、一身农民打扮的吴金印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都是笑脸相迎。吴金印能叫出全镇每个村组干部的名字,跟大多数村民都熟识。他说,跟群众在一起,情况明,心里暖,就跟鱼儿在水中一样,自在,舒坦。 都说吴金印工作上的办法多、点子多,他说,我有多大能耐啊?很多办法和点子都是从群众那里得来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办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跟群众一商量,办法就有了。” 在狮豹头工作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用8年时间改河造田,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沧河造田。沧河造田的核心工程,是在羊湾一带的棋盘山上打洞,取直河道,裁湾造田。这个裁湾造田的点子,就是群众想出来的。 吴金印白天跟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同群众一起讨论。最后,他综合归纳群众意见,组织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两年多时间绿化了2000多亩荒山。 吴金印刚到唐庄工作的时候,每天骑自行车到各村走访群众。有一天,他来到镇西北部的后沟村。这里靠山临沟,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跟群众聊起如何脱贫致富的话题,村民窦全福说:“咱这儿靠山,有石头,如果把路修通了,建石砟厂,兴许能发财。交通方便的地方,有人搞这个就发了财。”他的话,让吴金印眼前一亮。他沿着这个思路进行调研,最终提出了“西抓石头”即发展石头经济的思路,使西边几个村子的群众迅速富裕起来。 唐庄镇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当年提出“西抓石头”的发展思路后,全镇一度出现了上百家石料加工厂。但多数厂工艺落后,没有除尘设备,致使唐庄一度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 盆窑村村民张泳是当时全镇拥有石料加工厂最多的老板。“我的3家加工厂全在107国道两边,行人从附近经过后,身上立即留下一层粉尘。”张泳说,“最受影响的是两边的庄稼和果树,粉尘影响了授粉,结出来的桃子又小又难看。” 说起这段“弯路”,作为唐庄镇“领头人”的吴金印毫不回避。“石料加工厂在发展全镇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方面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一对照,我们确实是污染大户。” 就这样,吴金印带着全镇领导干部,一边检讨和调整工作思路,一边痛下决心革除污染企业。如今,当年受污染最重的107国道两边都栽上了树,12个环保型石料加工厂分别集中在唐庄镇新建设的两个园区内。 “北抓林果”的思路,也是来自一次走访。 那是1988年秋天,三个月没下雨,唐庄北部的丘陵,庄稼旱得卷了叶。当检查旱情的吴金印来到侯庄村地界时,突然看见一片浓郁的绿,走近一看,是一片山楂园,枝繁叶茂,山楂果红成一片。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农正在侍弄山楂树,吴金印上前搭讪,问他咋会想到种山楂。老人说,山楂树是铁杆庄稼,最顶旱。吴金印又问他,山楂园一亩能收入多少,老人说,弄好了可以收入千把块。老人还告诉他:“咱这儿的地,种旁的不中,种果树中。”吴金印不由得眉毛一扬:“这是个好点子!” 据此,唐庄镇提出了在北部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的思路。几年之后,这里建成了万亩林果基地,搞了个“中国唐庄桃花节”,每年春天吸引着来自中外的10多万名游客。承包果园的人家都发了财,有了私家车,住上了别墅。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吴金印就会到群众中间去,跟他们商量解决办法。唐庄镇有个山庄村,1997年的时候,村民提出来想让镇里帮助他们修条水泥路。吴金印带着几个镇干部住到这个村,跟群众商量修路的事,最后商量的意见是:修路的经费主要由镇财政支出,每家每户多少兑一点钱,村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参与修路。绝大部分村民同意这个方案,并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有两户村民不同意出钱,但同意出工。有一户村民,既不同意出钱,也不同意出工。 吴金印召开村民大会,就最后一户村民的态度让大伙讨论。群众站出来说话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那人说得无地自容。他低下了头,真诚道歉并履行了义务。结果镇里出钱,村民出力,把这个村的路修通了。 吴金印经常拿这些事例,跟唐庄镇的干部讲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说,咱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老百姓高明,不能到了一个地方就指手画脚瞎指挥。群众在基层,最能吃透情况,并且整天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的想法往往更切合实际。我们当干部的,如果放着恁好的老师不去请教,岂不是傻子? 假设你是L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上述资料,以“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为题,为政府网站撰写一篇新闻稿。 要求: (1)内容具体,论述充分; (2)表述准确,条理清晰; (3)不超过350字。
第21题:
网点客户经理在登门拜访客户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穿着打扮。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皮鞋
便鞋
布鞋
旅游鞋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