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09年6月30日,南京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11年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第一,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第二,“醉驾入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依法执行尚存疑问。根据相关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第4题: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刑法增加了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刑事处罚的规定。“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专家指出,面对汽车时代频频发生的醉酒、超速驾驶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通过增设罪名等方法来加大惩罚力度,以体现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基本权利的维护。这一观点,体现了()。
第5题:
机动车驾驶人下列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的是()。
第6题:
下列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第7题:
下列关于驾驶机动车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第9题: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是现代道路交通常用的标语。为保障交通安全,我国《刑法》对“酒后驾车”的相关情形也做了规定。在不考虑驾驶人年龄、行为能力等前提下,下列情形与刑法罪名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第10题:
醉酒驾车或酒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社会不良影响等严重后果。给予直接责任人()处分
第11题:
甲在施工场地卸货倒车之时,不慎将一装卸工人轧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甲酒后交通肇事后,在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没有救治必要,而抛“尸”水中,导致其溺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系因逃逸致人死亡
货车司机甲违反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品,但未造成具体的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因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甲仍然构成危险驾驶罪
甲在繁华路段飙车,导致1名老妇受到惊吓心脏病发而死亡。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非危险驾驶罪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王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一起造成一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第15题:
饮酒驾车及醉酒驾车: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第16题:
王某与李某二人酒后飙车,王某违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二人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李某达到醉酒标准,王某未达醉酒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甲、乙二人酒后在二环路上飙车,甲违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甲、乙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乙达到醉酒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列关于危险驾驶罪说法错误的是()。
第19题:
谢某醉酒驾驶机动车闯红灯,造成1人死亡。对谢某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第20题: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一些犯罪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
第21题:
夜间驾驶比白天危险性高的原因是()
第22题:
第23题:
甲翻进高速公路拦截来往车辆进行乞讨,引起交通事故,导致2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乙醉酒驾驶机动车,暴力阻碍公安机关检查,乙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和妨害公务罪,应从一重罪处罚
丙为公司经理,强令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丁为铁路火车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24题:
驾驶员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驾驶重型货车造成受害人轻伤
驾驶员驾车故意冲撞行人致行人受伤
受害人故意“碰瓷”而受伤
驾驶员醉酒驾车肇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