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学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题:
文学形象能够转化为银幕形象的依据:电影和文学都通过()反映生活,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和文学同属()艺术。
第2题:
语言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但它与文学形象有密切的关系。
第3题:
文学艺术形象中的理想形态是指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一种至境,通常写实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抒情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表意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
第4题:
文学作品中词语义象组合的()为文学形象提供了多元的阐释空间,是文学形象诗意空间建构的客观保证。
第5题:
什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有间接性?
第6题: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1)电影用()构成银幕形象,文学用()构成文学形象。 (2)小说、电影:不同的()形态。
第7题:
我们把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
文学形象是直接的
文学形象是确定的
文学形象是难以言传的
第12题: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文学形象的可感性
文学形象的文化性
第13题: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第14题:
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
第15题:
()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
第16题:
文学形象基本特征()
第17题:
下列关于文学形象间接性的正确表述是()
第18题:
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层面而单独存在,形象与意蕴的关系是融合统一的关系。
第19题:
文学形象系统是如何表现的?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文学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不能由欣赏者的感官直接接受
文学形象只有通过批评家的分析才能被深刻理解
文学形象由于语言的概括性而造成的形象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文学形象必须借助想象才能建立和感知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