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1)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妬而好内,竖刁自宫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2)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3)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4)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5)卒见杀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 (1)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
第1题: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
第3题:
齐桓公在位时,曾多次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历史上称作()。
第4题:
九合诸侯的是()
第5题: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哪次会盟峰标志着他的霸业达到顶峰?
第6题: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第7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
第8题:
周武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第9题:
晋献公
楚庄王
齐桓公
第10题:
三合诸侯
六合诸侯
九合诸侯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 )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秦穆公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在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第14题:
孔子认为,管仲德行虽有瑕疵,但因为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也认为他是仁者。
第15题:
春秋中期,齐桓公任用著名的思想家、经济学家()为相,采用他的治国方略,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
第16题:
齐桓公九合诸侯以什么为号?
第17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然则孰可?
第18题: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第19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卒见就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三合诸侯
六合诸侯
九合诸侯
十合诸侯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