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说明诗人的体验是一种“移情”体验。
第1题: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论述审美移情现象。附: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立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2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哪部作品()
第3题:
《独坐敬亭山》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力。
第4题:
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
第5题:
以李白的诗《月下独酌》为例说明使人体验中情感诗意化。
第6题:
下列诗歌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第7题:
实验美学
移情论美学
心理距离说
快乐论美学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关山月》
《月下独酌》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第13题:
可以用来说明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审美意义的美学理论是()。
第14题:
《独坐敬亭山》中出现的三个意象包括()
第15题: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李白创作的孤独诗?()
第16题:
《独坐敬亭山》表现出诗人李白何种情感()
第17题:
简述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创作特点。
第18题:
以中国当代诗人曾卓《悬崖边的树》为例,说明诗人独特的诗性体验。
第19题:
众鸟
群山
孤云
敬亭山
第20题:
第21题:
悠闲
清高
孤独
悲愤
第22题:
云根石
写诗台
拥翠亭
太白楼
李白独坐处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