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人对有兴趣的事物很容易形成肯定的态度。
第1题:
第2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创造力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A对
B错
第3题:
对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如何理解?
第4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第5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第6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7题: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社会交往动机
自我提高动机
第8题:
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生的习惯培养
学生的人格养成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颜渊
孔子
孟子
朱熹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好之者不如学之者
好之者不如行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敬之者
第13题:
第14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良好的职业兴趣,可以调动人们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15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16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17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第18题: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
第19题:
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20题:
知识
教师
兴趣
复习
第21题:
学生的人格养成
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习惯培养
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22题:
知识
学习
方法
兴趣
第23题: